一、统编教材中散文的粗略统计及简析
散文,是统编教材三至六年级占比最大的文体。这里所说的散文,主要指的是抒发作者真实情感、写作方式灵活的写景、记事、抒情类作品。这是狭义的现代文体分类中的一种文学体裁,有别于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也不包括童话、寓言等文体以及《一分钟》《文具的家》这样的儿童故事和其他为儿童创作的名人故事等。
经粗略统计,12册教材里,散文有90余篇。如果从表达方式和内容上进行分类,可以分成四种,即记人叙事散文(如《剃头大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写景状物散文(如《荷花》《鸟的天堂》)、抒情写意散文(如《走月亮》《匆匆》)和议论随笔散文(如《忆读书》《只有一个地球》)。从文体角度讨论散文教学时,许多教师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前三类,前三类中又特别关注写景状物和抒情写意的,因为这两类散文从审美角度看,其意象更加令人回味,从语言运用到主旨表达都带来更加丰富的、诗意的审美感受。
实际上,大多数散文都会用上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不同的表达方式具有不同的表达功能和效果。叙述往往呈现的是时间经验,描写则表现空间经验,抒情即抒发内心独特的情感,议论发表的是看法、观点———也就是思想。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对散文进行分类,主要是从总体上判断一篇散文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文章主旨主要是通过哪种表达方式表现出来的。记人叙事散文通过事情的叙述,传达作者关于所写之人、所叙之事的独特体验,比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就是通过叙述母亲和父亲对“我”的第一首诗不同的态度和评价,表达了这件事给自己宝贵而独特的体验和影响;而同一个单元里的《慈母情深》《父爱之舟》也有大量的叙述,但叙述中很鲜明地包含了强烈而真挚的情感,目的也是表达作者对母亲或父亲的感恩、怀念之情。前一篇落脚点在对父母不同态度的感悟,后两篇落脚点在抒发对母亲或父亲的感激之情,但三篇主要的表达方式都是叙述,所以都属于记人叙事散文。而面对抒情写意散文,阅读解码时,往往需要读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积淀。例如,解读郭沫若的《白鹭》,不仅要读懂文章字里行间的形象和表达的意思,还需要对“白鹭”这一文化意象有一定的理解。
二、基于“素养”视角的散文文本解读
基于“素养”视角,教师在进行散文文本解读时,要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为参照,对散文进行教学意义上的解读,厘清具体散文文本的“素养”价值。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有学生素养的发展变化愿景,进而使学生有对课堂学习任务和活动的期待及想象。“素养”视角下的散文教学解读,在“形散神聚”的基础性解读前提下,应该思考和落实以下几个追问——
1. 这篇散文的语言学习价值体现在哪里?
语言学习价值,既包括语言意义的辨识和语言素材、经验的积累,也包括对不同语言风格的了解和体会。阅读《秋天》,除了认识事物和识字,还要注意其独特的语言学习价值。比如通过句子的节奏体会语言形象的特点,“天空那么蓝,那么高”表达的意思和情景,“人”和“一”的联想,等等。《我们奇妙的世界》,围绕着“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描写各种事物,字里行间都体现了“生命”的活力。写清晨的太阳,“带来”新的一天;写清晨的天空,“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升起来了”;写云彩,在天空中“飞行”,“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2. 这篇散文的表达逻辑(情感逻辑和思想逻辑)是什么?
好的散文能够以语言、情感、形象突出主旨,表达意趣。《威尼斯的小艇》为什么语言平实却令人回味?那是因为作者表面写的是小艇,实际是通过小艇来表现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生活和人文特点,“有说不完的情趣”。无论是小艇的样子、船夫“特别好”的驾驶技术,还是人们与小艇息息相关的生活日常,都让读者随着文字感受到“说不完的情趣”,对威尼斯这座城市产生喜爱或向往之情。读懂一篇文学作品的表达逻辑,属于探求文本的内部形式———思路和结构,需要教师下更大的功夫。
3. 这篇散文中的审美形象有什么特点?
散文大多以形象立意传神,表情达意,在引起读者情感共鸣的同时,给人以积极的审美体验。无论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还是抒情写意,往往都会着力于审美意象的建构和形塑,比如《燕子》中的燕子意象,《父爱之舟》中的小舟意象,《白鹭》中的白鹭意象,等等。意象,一般指包含着一定意蕴的形象。当我们阅读《燕子》时,从字里行间看见的是给春天带来活力的、象征着活泼泼生命力的燕子形象;阅读《父爱之舟》,文中所记一件件一桩桩表现父亲深爱“我”的事情,都会让读者联想到用爱载“我”航行的“舟”之形象———父爱如舟啊,舟是实物,舟更是父爱的象征。
4. 这篇散文是在什么样的文化语境中诞生的?
对学生来说其文化熏陶、传承和理解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很多散文,就是叙写作者生活中的故事、生活中的真切体验和感悟、生活中的所思所想。虽然文中所述之事、所写之人、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大都是生活中的日常、平常甚至庸常,却能够引起读者情感和审美上的共鸣,甚至可以从多角度涵养和提升读者的素养,其原因就在于作者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创作的。阅读《荷花》,我们感到亲切的不仅仅是文中的荷花形象和作者的真切体验,还有心中对荷花这一文化形象的共鸣,因此会联想到汉乐府《江南》、王昌龄的《采莲曲》等。阅读《桂花雨》,如果对桂花、中秋、雨这些文化意象缺乏了解,即使读明白了作者要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也很难从文化语境上获得更深切的情感和审美体验。阅读《梅花魂》,若是不懂得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象和地位,就很难真正理解祖父的行为和对“我”说的那段话;如果了解了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象和地位,阅读这篇散文时,就是又一次文化认同之旅。
基于“素养”视角的散文文本解读,对教师的学科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进行专业能力的自觉训练和提升,在大量的解读实践中提高能力、积累经验,也要善于“借力”。所谓“借力”,不是直接照搬别人现成的解读,而是积极主动地从不同角度查阅资料,为自己的解读找到不同的线索。例如,查阅作者的创作背景(知人论世,推测创作意图),阅读作者的相关作品(量变促质变),学习专家学者的解读或评论,从某个角度进行文化联结,等等。网络时代,这些做起来是十分便利的。
三、指向“素养”获得的课程设计
从文本解读到课程设计,是一个积极转化、重新发现、精心选择的过程。文本解读是运用个体的学识和经验,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评价。课程设计是教师在对文本个性化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价值维度的再解读,厘清文本应该拿来学什么和可以用来学什么,同时生发“怎么用”的思考和规划。指向“素养”获得的课程设计,需要教师思考以下几点——
1. 要有文体意识。
散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蕴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意图,创造出一定的审美意境,给读者带来情感熏陶和审美体验。读懂一篇散文,就要意识到这是一篇围绕主题运用形象灵活表达的文本,就要结合具体的语言领会形象的特点,进而联结经验,入境、悟情、审美、启思。课程设计时,往往就要从读明白文章写了哪些事物入手,进而引领学生感受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思考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情感和审美体验。这是散文教学设计基本的、整体的思路。
2. 多维联系,收放有度。
在散文学习内容选择和活动规划上,教师要打开思路,聚焦目标。例如,设计《桂花雨》的教学,明白文本“借物抒情”的写法是基础,而想清楚为什么是借“桂花”来表达乡思,就要“想开去”,这就必须在语言品味和文化传承、理解上下功夫。以《桂花雨》第1自然段为例,“想开去”之后,我写下了如下文字:
“桂花雨”,简单的三个字,自自然然的修辞,诗意便在想象里氤氲起来。大概,与桂花亲密接触过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儿童,都见过繁密细小的桂花如细雨般飘落的情景吧。这“细雨”里,一阵阵令人陶醉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在老家的时候,门前有一株桂花树。现今离开家乡来到了北京,读着《桂花雨》,情不自禁就想起了那株桂花树,想起它从一人高长到两人高,想起一簇簇米黄的花儿从绿叶间透出来,想起一出院门就扑面而来的甜香……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时节。”琦君写的是“八月桂”,也称“秋桂”。
桂花分为多种,有秋桂、春桂,还有月月桂。王维写“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那是春桂。写秋桂的诗词多于写春桂的,张九龄有“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宋之问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刘禹锡有“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琦君特别强调“中秋节前后”,这个时间是很特别的。如果琦君遇见的是春桂或者月月桂,也许就勾不起她对童年摇桂花的回忆,勾不起她对母亲的回忆。中秋节,是一个盼团圆、思故乡的节日。古诗词中写中秋,大多离不开思乡思亲的主题。有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白居易的“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有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辛弃疾的《一剪梅·中秋元月》将中秋和桂花都写到了:“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若是中秋无月也无桂,剩下的就只有落寞了,连思念也无可着落。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时节。”中秋节,桂花开,琦君就想起了童年在故乡摇桂花的时光———作者是想念故乡,思念母亲了。
读懂了这个自然段,也就懂了作者借物抒情的心。
循着这样的思路,课程设计也就有了清晰的目标定位,不仅指向“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还指向文化意象的认识、理解和领悟。教学活动将文化意象所蕴含的情感密码与琦君在文中所记叙的故事、描写的景象联结、融合,或者让这文化意象中的情感密码成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琦君所抒之情的一把钥匙,文中的“散”叙,也就都有了明确的联系,有了清晰的线索,有了凝聚点。
3. 欣赏品味、积累沉淀语言。
优秀散文是学生丰富语言经验和学习语言运用的范例。巴金的《鸟的天堂》,叙述是平和的,描写却是活泼泼的。《我们奇妙的世界》,奇妙在哪里呢?奇妙在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作者描写中,时时处处都在凸显“生命”的活力。为了表情达意、营造意境,很多作家在词句运用上也十分讲究,例如《桂花雨》中的两个“浸”字,《慈母情深》中的慢镜头特写,《海上日出》中充满力量的动词运用,等等,这些要成为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学习活动设计的关注点。
4.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习目标的定位和内容的选择应该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相匹配。低年级侧重于语言学习与认识事物相结合,积累字词,在联想和想象中进行审美启蒙;中年级开始侧重于言语表达方式的体味,认识散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积累文学语言和形象,结合生活体验尝试写作;高年级注重名篇的深度阅读,学习观察、发现、体验、判断,丰富对文化意象的认识和理解,丰富审美体验,提升鉴赏能力,学习作者的观察视角和表达方式,并积极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5. 突破单一思维和定式思维。
教师不仅要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更要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以积极促进学生素养发展为根本,进行创造性的课程设计。例如,《四季之美》三种翻译文本的对比学习,既落实了单元重点学习目标,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体验,提升了他们的鉴赏能力和语言审美能力;教学《父爱之舟》,可以联系吴冠中的散文《父亲》《母亲》,并结合单元主题作进一步的课程开发和设计,让学生欣赏到更多描写父母之爱的优秀作品;阅读《海上日出》,要充分结合巴金创作《海行杂记》的背景,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发现日出的景象变化,发现语言中的力量,发现文字背后蕴含的丰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