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性灵写作教学探究

曾江保

【摘要】“性灵说”是古代试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的主张,清代袁枚的倡导最力。“性灵说”强调作品要直接抒发作者的真实情感,是对人自然心声的流露,言辞贵在自然和谐,重视独创性。“性灵说”的积极意义表现为:“独抒性灵”的真情观;“不拘格套”的个性观;“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著我。”的继承发展观。纵观当下学生作文:个性缺失,虚假盛行。如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风,学会真实,有感情地表达自己的意识与思想,如何使作文教学回归它真实、健康的本真状态,无疑是每位语文教师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探讨的“性灵写作”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既是教学观念,也是教学方法。

【关键词】性灵说 性灵写作 作文教学 以读促写

阅读一篇充满灵性的作文,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大片大片的棉花地中,这些跳动的文字像一束阳光,慢慢渗入心灵。

“性灵说”是古代试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的主张,它强调抒发真实情感,自出机杼。笔者就当下中学生写作个性缺失、虚假盛行等现象,亦提出“性灵写作”。正所谓“不依古法但横行,自有云雷绕膝生。”人们在写作时不因袭古法而要匠心独运,自出机抒,这样的作品就像风云雷电,具有强大的声威和旺盛的生命力。

所谓“性灵写作”,贵在表现文字的灵性,言辞贵在自然和谐,重视独创性。这与《语文课程标准》中“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创新”的目标不谋而合。

那么,在作文教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才能让学生行文性灵,不落俗套呢?

一、回归真实,激扬个性

明代李贽主张“童心”文学。他认为写作要存真去假,表达个体的真实声音与性情。清代袁枚吸取了李贽的“童心说”的观点,倡导“赤子之心”,反对“伪笑佯哀”的矫揉造作之情,认为“风情之至者,其文未有不至者”,文字是作者心底的声音,性情的流露。之所以说中学生作文要表现“童心个性”,是因为“童心”是中学生的“赤子之心”。

如写生活,可以写“生活如熊熊燃烧的火焰”,体现其热情、欢快的特点;也可以写“生活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体现其充满希望、温馨的特点;还可以写“生命像一条波光荡漾的河流”,体现其悠然、舒缓的特点。这种对生活的感悟与灵性,正是赤子之心的表现,它在自身视角的文章中就是独特的性灵。

回归真实,我手写我心,学生把每天发生的事,或观察的事物写下来,有个人活动、个人思考或感觉的记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驾驭文字的能力,还能做到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与想法,做到想说的话可以脱口而出、流利地表达自我。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是明朗的、真实的、青春的。

一位七年级学生在考场中写《青春摆渡人》,她以自己擅长的叙述方式表达观点。开头是这样写的:

那年很冷,是她让小女孩找到了不一样的温暖。

“ 妈,我好无聊呀,陪我玩嘛。”小女孩拉起妈妈的衣角,撒起娇来,妈妈轻轻地蹲下,又轻轻地抚摸女孩的脑袋,轻声细语地说:“我给你一本书,或许你就知道喜欢干什么了。”我眉毛一皱,嘟起小嘴道:“我最讨厌看书了,密密麻麻的,有那么多我不认识的字。”

这两段话没有太多的应试技巧,叙述视角时有转换,类似小说笔法,细读后方见灵性。在这种明朗的文境里,文字像一束阳光,慢慢渗入心灵。它体现出小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提炼,文字中建构起一个和谐、灵动的精神世界。

自我个性的文字是青春生命的关键。学生对周围外物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对河川的观察、对云水的感悟、对花鸟的认知、对事物的理解,都会有自我的生命与情感。当学生以语言文字表现出来,字里行间便有一种鲜活的生命力,形成与天地万物之间的灵性沟通。

二、告别套路,激发兴趣

不少中学生谙熟作文写作套路,固定一套作文框架,往里面填充名人事理,再补几句看似高妙、实则空泛的话。于是,每逢写作文,屈原又跳江了,史铁生又身残志坚了,贝多芬又失聪了,海伦·凯勒又失明了……不管是梦想与初心,还是当担与坚持,总之大部分的作文题都能用上他们,甚至说是作文中的“万金油”。久而久之,学生写作思维逐渐固化,文章看似四平八稳,实则空洞无趣。

那么,我们的学生要如何避免写套路作文的尴尬呢?一是要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多参与社会体验活动,语文不止于课堂,课堂以外还有人间与生活,近年来作文命题都与社会热点紧密相关,在平时我们不妨培养孩子对国家大事、新闻热点的关心,鼓励中小学生以新闻热点作为写作题材,多练笔后,心怀天下自然下笔有由了。二是学生在学习课内文的同时,要进行课外文的勾连,力争精选文本,紧密聚合。如果学生能将其接通到生活运用层面,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同时,学生也会知道,即使语言质朴,只要情感真挚,一样可以获得读者共鸣。

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龟虽寿》与《饮酒(其五)》学习之后,我安排了一个主题为“志士与隐士的对话”写作训练,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生发出去,同时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用符合主人公个性的语言、心理、神态和动作来刻画人物。学生的习作中,既有劝说对方改变原有出世或入世的观点,也有对对方建功立业之豪情或超脱世俗之心境的赞许。故而,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既仔细揣摩分析了人物丰富且复杂的内心世界,又发展了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诚然,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去写,才能真正产生写作的动力。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呢?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生活作文,意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生活,认识生活的广阔天地。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引发写作兴趣,有话可说,产生乐写,乐于抒发感情的愿望。二是即兴作文,利用学生周围的偶发事件或者环境的突然变化,及时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行作文训练。题材的生动性,顺应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情绪倾向,往往不自觉地牵引着学生的无意注意。三是合作作文,将后进生进行搭配合作,根据某几个学生在“专长”上的互补关系,把他们按一定人数编组,进行集体创作、修改,评改之后的荣誉也归集体所有。使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协同发展,在合作中感受和分享作文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四是教师指定一个主题,然后,让学生从这个主题中挑选一个与主题相关的词语,用简单的词组或句子写几句话或一段话,这样的互动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能调动学生写作的主动性。

三、以读促写,涵养文才

光有个性、性情是不够的,还应该具备表现这一切的写作才能,即文才。《蒋心余杂藏园诗序》曾述“诗人无才,不能役典籍运心灵”,艺术构思中的灵机与才气、天分与学识要结合并重,写作亦是如此。当今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各种思想互相激荡,各类文化互相交融。想要更好地通过写作的方式传输自己的个性、见解与感情,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文才。那么,如何涵养文才呢?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无疑是一位执着性灵,文采精华的写作者。她以极富灵性的感性理解自然。所有的风花雪月,草木秋霜沾上她个人的情感色彩,都是其个性的延伸。在林黛玉的感性世界里,“草木也知愁,韶华竞白头。”她将自己悲观,多愁的心事默默的倾诉给明艳的桃花,飘泊不知所终的柳絮,随水流逝的落红……每一种风物感染了她的情绪。香菱向她求教写诗时,她让香菱先去熟读王维、杜甫、李白、陶渊明这些诗歌大家的作品,谙熟于心,细细揣摩,从经典中汲取营养,方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种方法不就是“以读促写”吗?所以,林黛玉可谓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

以读促写,既是我们母语学习的基本特点,也是前人学习写作的重要经验。以写作为立足点的阅读教学,其重点是“以读促写”。读一篇文章,或者是读一组具有共性的文章,梳理写作思路,然后明确研读与模仿的写作点进行训练,让学生在研读中涵养文才。被研读或模仿的作品,可以是名家名篇,也可以是教材选文,亦可以是学生佳作。譬如学习了《紫藤萝瀑布》一文,既可以模仿“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样的语句修辞,也可以模仿文章的结构,亦可以借鉴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此外,读懂了“‘我在开花!’他们在笑。”“‘我在开花!’他们嚷嚷。”这种口语化的句子,其实也就读懂了紫藤萝与作者为什么在人生的厄运面前能够绽放得如此灿烂的缘由。这在创作上属于一种近乎“天籁”的自然天成的状态,作者对生活素材的提炼,经过不露痕迹的文字加工,形成一种自然平淡之美。这样的研读多了,学生渐渐会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感受到创作的乐趣,渐渐形成个性化语言风格。

所以,“以读促写”,“读”是媒介,“写”是目的,是方法实践后的结果。只要我们准确把握文本的语言形式,巧点妙悟,关注学生生活,在读写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学生文才的提高指日可待。

感受造化的奥秘、诗意的境界,也许会稍纵即逝。但可以突然间激起“心游万仞,对物通神”的灵感和想象力,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在写作中,“性灵”是必不可少的,它决定了文章的“活”,是个体真实情感的灌注。所以,如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风,如何使作文教学回归健康的本真状态,无疑是每位语文教师必须正视的问题。

(原载于《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03/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