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数学语言做为核心素养,2022版课标关注了这方面的问题,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把数学语言作为核心素养,通过数学语言,一下子找准了大众数学走进数学课程的方向。

因为语言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毫无疑问,数学语言也应该属于每一个人。如果掌握不了必需的数学语言,某种程度上就像在生活中遭遇到语言障碍一样,个人的生活、职业与发展肯定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把数学语言作为核心素养,事实上促成了大众数学理念与我国数学课程融为一体。

 

大众数学的中国之路,曾经走得相当艰难。对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进程多少有些了解的人,对此大概都不陌生。大众数学是1984年第5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 5 )提出的口号。当时会议手册封面印的一句话就是Mathematics for all (为了每个人的数学),大众数学一说由此而来。那时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如果数学学得不好或数学学分修得少,上大学的可能性和选择学校及专业的空间就会大大缩小,学生今后就业的竞争力也连带大受影响,所以数学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能不能上大学和选择哪个专业的筛子。加之当时美国少数族裔的升学难、就业难问题与数学的学业成绩有关联,所以数学能不能“for all”已经涉及教育的公平性问题,这就是个社会的大问题了。

 

大众数学这一理念的初衷,是把人的社会生活和职业需要放在数学教育的首位考虑,着眼点是数学与学生未来的生存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这一点与《课程方案》中提出的“全纳性”——“面向全体学生” (for all)异曲同工,完全一致。

 

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我国部分青年学者站在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立场上,对中国数学教育的现状开展了在那时是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系统调查研究,提出了在中国实行区别于精英教育的、以“三个人人”为标志的大众数学概一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概念奠定了20世纪初中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三个人人”作为基本理念,正式进入当时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数学课程不只是为学生接受高一级的教育做准备,更要与每一个学生未来的生活和职业相关联,为学生将来成为一个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可惜的是,之后没有几年,大众数学还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并没能真正走进课程现实的时候,“三个人人”中“有价值”和“必需”的提法就消失了,代之以“人人接受良好的数学教育”。而“良好”显然没有“必需” 鲜明,因为“必需”指的是人人都应该学会的数学,是数学课程内容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