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篇经典文本,《周总理,你在哪里》于2021年秋季被选编到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九上现代诗歌“活动·探究”单元中。这样的编排意味着应在“活动”“探究”“任务”等框架下定位该文本的教学,进行与传统的单篇教学不同的新尝试。

一、以往对诗作的理解及教学实践

《周总理,你在哪里》于1977年发表,之后便有关于诗作的分析及相关教学问题的讨论。中国知网收录的以“周总理,你在哪里”为篇名的教学类文章有四十多篇,内容包含作品分析、教法分析和教学案例,归纳起来就是在思考“如何看待这首诗”和“如何教学这首诗”。

关于“如何看待这首诗”,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是对诗歌主题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作品刚发表时,人们对《周总理,你在哪里》主题的把握,就态度鲜明地联系了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多是对悼念活动的情况、抒情对象的生前事迹等内容加以分析,把握周总理与人民群众的深情和对周总理的缅怀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与诗歌所联系的特定社会背景不断拉开距离,从上世纪80年代起对特定背景信息的关注逐渐减少,由重视具体的政治背景和抒情对象的生前事迹转向更聚焦于诗歌文本所体现抒情主人公的精神品质和对其的缅怀之情。二是逐渐丰富了对该诗艺术特点的认识。综合而言,有如下一些要点:创造了“询问——呼唤——寻找——回答”的悼念诗新形式;综合运用了拟人、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及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破折号的使用;朴实凝练的语言与准确生动的用词。

关于“如何教学这首诗”,体现出传统的单篇教学的特点,大都认识到诗歌作为以抒情为主的体裁的特质,围绕这一特质,一般从“创设情境,领会诗歌的情感;分析手法,理解表达的作用;激发深切缅怀周总理的情感”①三个维度展开教学活动。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创设情境的教学尝试亦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出了调整。教师普遍认识到作为特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作品,除了需要了解历史背景,还应创设相应的情境,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解读情境与文本情境逐渐远离,情境创设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由最初的讲解时事,直接引发情感共鸣,发展为努力创设情境,激发情感生成。

1977年至本世纪初,人们普遍将《周总理,你在哪里》“这一首”诗视为独立的教学文本,始终在“这一首”诗的范围内反复使用传统的“知人论世”“分析手法”“品味语言”“朗读涵泳”等手段进行教学,即使个别手段有所微调,视野也始终未超越“这一首”诗的范围。之后的一段时间,由于该诗未被收入教材,对其的探讨也便销声匿迹,直至该诗回归统编教材并置于新的编排体系之下,才又获得零星的关注。但在这一“新鲜出炉”的编排体系下,人们似乎还未真正认识到对《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教学尝试应该有新的可能性。

二、“活动·探究”任务框架下诗歌教学的新尝试

在新的教学理念背景下,统编教材将包括《周总理,你在哪里》在内的六首诗词放在“活动·探究”单元任务框架下进行编排,并设定了“学习鉴赏”“诗歌朗诵”“尝试创作”三个子任务。这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相契合——以“三个任务为轴心,构成单元整体,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体系”。这意味着对这六首诗词作品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具有了新的可能性。

相较于传统教学囿于“这一首”诗的阅读、朗诵乃至仿写的闭环式学习路径,统编教材提供的则是以“六首诗”为起点而开展活动与探究任务的延伸性学习路径,即“阅读六首诗词”——“朗诵六首诗词及其他作品”——“创作自己的诗词作品”。在这一“综合性的学习体系”中,各个子任务的核心目标分别是:阅读鉴赏六首诗词,在比较探究中建构关于现代诗词作品的知识并掌握阅读方法;朗诵更多作品以体悟和感受现代诗词的思想情感与艺术魅力;借鉴前两个活动所习得的策略与方法,尝试创作诗词作品。作为本单元六首诗之一的《周总理,你在哪里》,其教学活动必然受“六首诗比较阅读框架”“三个子任务的活动链条”和本单元“综合性的学习体系”的多重规定,在每个子任务活动中,选取不同的教学点作为活动完成的内容或活动开展的支撑材料。因此,在本单元各个子任务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思考三个问题——“作为活动的基础,该诗应该鉴赏什么”“为了开展朗诵活动,该诗应该教什么”“为了尝试创作,该诗可以提供什么借鉴”。

(一)作为活动的基础,该诗应该鉴赏什么

《教师教学用书》中提到“学习鉴赏是本单元的第一个任务,也是基础任务,是完成其他两项任务的基础”。也就是说,在单元导读强调“独立阅读”的前提下,应着重引导学生在鉴赏中探究出能够助力朗诵、创作活动的“所得”。具体到《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挖掘出不同于本单元其他诗词作品的鲜明特点。

1.对比探究,提炼艺术范式。

该单元选编的六首诗词作品在内容与形式方面均具有鲜明的特点,但要突显其特质,需要在对六首诗词乃至已学相关诗词作品的纵横比较中,引导学生选取相关要点,深入探究提取诗歌的特质。经过比较阅读,可以得到《周总理,你在哪里》这一文本的相关特质:创作目的——在特殊年代为了抒发政治情怀(《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和《我看》无需强调特定的创作年代),特定受众——参加纪念活动的社会大众(相较于其他五首诗词作品面向不特定的对象),文字组合即朗诵形式——反复、呼告、破折号等手法或标点的使用直接表现诗歌的情感,更适合通过朗读感受诗情(《乡愁》《我爱这土地》《我看》等更适于案头阅读)。

《周总理,你在哪里》提供了一种适合在大型文艺演出中为了特定的纪念活动而进行集体朗诵的诗歌艺术范式。适于集体朗诵的宣传诗,其情感的宣泄不会太委婉,往往直接表现在语言的组合层面(文学作品的表义层面),如诗句中的反复、呼告、延长(破折号)及章节的回环复沓(重章叠句),在这类具有宣传表演功能的诗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具典型意义。对这一特质的提取,是在为任务二的开展作铺垫。同时,引导学生于比较阅读中探究关于宣传诗的范式,与本单元乃至教材所提供的相关作品一起,共同勾勒现代诗的特点,帮助学生建构关于现代诗的知识及相关阅读策略。

2.归纳阅读,体认诗歌主旨。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对于诗人来说,是其情郁于中而泄于外的文学产物;作为读者,自然应当披文入情,感受诗人的情感,引起审美共鸣。由于读写双方所处时空的“隔”,对于这首年代较久远且具有特定创作背景的作品,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时,常常要创设情境,营造相似的想象空间,以期实现穿越时空的读写交流,感受诗歌蕴含的情感。早期的教学唯恐学生无法理解和体会当时的写作情境、历史背景、人物形象,因此教师大量列举各类背景材料,创设各种情境,甚至有教师播哀乐,摆白花,将教室布置成悼念场所[1],如此种种,均是试图让学生进入历史现场。作为教学的基础环节,引导学生先入情体情,在鉴赏诗歌时是必要的,但在本单元的探究框架下,对该诗的学习则有了新的可能性。探究本就是理性的思维活动,需要在原有入情的基础上再出乎情外,对文本作理性审视。正如人们常言“距离产生美”,撇开具体的情境,拉开一定的距离,身在“山外”,以更广阔的视角观察审视,更能识得“庐山真面相”。这首诗在当时是饱含悲痛与缅怀之情的作品,而在几十年后的今人看来,深沉的情感早已升华为对历史的理解和对理想信念的体认。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时,不应把精力过多地放于“入情”上,而应将之置于革命题材作品中加以审视。例如,以参加党史学习活动为任务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所反映时代的先后顺序梳理教材中的相关革命题材作品,如《长征·七律》《老山界》《沁园春·雪》《纪念白求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谁是最可爱的人》《驿路梨花》《周总理,你在哪里》等,从而发现这一系列作品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从革命战争到社会主义建设等时期,上至领导人、下至普通战士都表现出了乐观昂扬的气概、坚守不移的信念、始终和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的群众路线。如此更高层级的情感体认,是无法从单一作品中得来的,必然需要借助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做思维上的操练,将阅读的感性所得升华为理性的认知与体认,比想当然地创设有“隔”的情境,一厢情愿地进行情感灌输更有效。

(二)为了开展朗诵活动,该诗应该教什么

在指导学生完成朗诵任务时,应将《周总理,你在哪里》视为朗诵文本或朗诵活动的参考范例,通过比较、分析等探究活动,发现该诗更适合集体朗诵的特质,助力学生朗诵该诗及更多作品,体悟和感受现代诗词的思想情感与艺术魅力。围绕这一功能特点,可将《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教学侧重点放在如下三个方面。

1.了解写作背景,明确宣传目的。

据作者柯岩介绍,“《周总理,你在哪里》最初发表在总理逝世一周年时的《北京日报》和《人民日报》上。在这以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单位已开始朗诵了,只不过是手抄本”②,作为当时广场诗、手抄诗的代表,要考虑到更适合人民群众接受与传播的形式,以便通过朗诵的方式,达到广泛宣传的目的。柯岩介绍该诗的写作形式时指出,“中国的东西应该适合中国人读,我要用中国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写”③。对《周总理,你在哪里》的写作背景和宣传目的的探讨,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开展本单元第二个子任务诗歌朗诵活动时,懂得确定活动的宣传目的、学会挑选宣传功能强的作品,进而还能迁移到其他活动上。

2.品析文字组合,发现抒情特质。

这首诗每节都包含充沛的情感,适合集体朗诵,而这一“适诵性”,往往直接体现于诗歌的文字排列和组合。这是本诗区别于本单元其他五首诗的抒情或朗诵的特质之一。如第一小节:“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这里的“周总理”后面紧接着“我们的好总理”,后文是对前文的进一步解释。“你在哪里啊”与“你在哪里”构成反复。经这样反复呼告式地铺开,诗歌的情感就在文字间的逗号和“啊”间蕴蓄发酵开来。像这样的文字排列形式在本诗中还有好几处,教师在指导朗诵这些诗句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或于大致相同的文字组合中读出前后语气的变化,体现抒情的层次感;或由少到多逐渐增加齐读人数,不断增强诗句的气势;或分组先后诵读相似语句,产生回环萦绕的效果。

3.推敲章节结构,发现歌谣特性。

《周总理,你在哪里》的章节结构具有传统民歌的特点。中间四节分别对着“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呼喊的结构与《蒹葭》三个小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及《木兰诗》中两个“旦……,暮……,不闻……,但闻……”句式类似,都采用了民歌中常用的重章叠句的结构。这种结构方式达到了一种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表现出民间传统歌谣的音韵美、含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悠长的韵味,常用于适合集体朗诵的文本。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集体朗诵活动时,应帮助学生将这一特点迁移到诗歌朗诵活动中,引导学生挑选出更适合集体朗诵的诗歌作品,并对文本进行优化处理,对朗诵人员进行分声部组合,使朗诵更具情感表现力。

(三)为了尝试创作,该诗可以提供什么借鉴

“尝试创作是本单元的第三个任务,既是前两个任务的结合与落实,也具有成果展示的功能”“其他两个任务完成得好,学生体验深刻,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写作的愿望”。具体到本诗,作为学生诗歌创作知识与方法建构的范例,其可以为学生尝试创作诗歌提供什么借鉴呢?

1.激发学生诗歌创作的社会责任感。

古人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传统。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体现。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鲜明地体现了这一“为时”“为事”而写作的传统,“那个时候,很多不是诗人的人都在写诗,作为文艺工作者,我更应该写”④。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创作诗歌作品前,可以引导他们比较艾青《我爱这土地》、光未然《黄河颂》、曹植《梁甫行》、杜甫《春望》、白居易《卖炭翁》等课内古今诗歌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主题,让学生认识到创作诗歌时,应该秉承社会责任,把握时代脉搏,观照社会现实,像诗人柯岩那样,敏锐观察社会发展情况,写出具有时代感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指导学生开展诗歌创作活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征文投稿活动,关注新闻媒体所报道的重大时事和社会热点,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作品,如赞颂革命先烈和时代楷模,表现社会发展的新面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总之,唤醒学生关注社会,秉承时代使命,是《周总理,你在哪里》能提供给学生创作上的最重要的参考。

2.提供运用想象和联想的范例。

“我想,周总理的逝世,不但人民感到悲痛,祖国山河也在同悲。我要表达这种感情,就写了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天安门广场与人相呼唤的情景。”⑤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将全国人民的悲痛之情化为山、地、林、海的呼唤,使抽象的情感外化为生动的形象。这正如教材中所提:“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就有诗的味道了。”该诗所采用的“寓情于物”的手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运用联想和想象创作诗歌形象的范例。当然,还可以此引导学生再读本单元的其他诗作,体会诗人是如何发挥联想和想象,构筑富有意境的诗意空间的。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将抒情对象想象成四月天里的一切美好事物,寄托着诗人对抒情对象的无比深情。在尝试创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照这几首诗歌的表现手法,发挥想象和联想的思维机制,在关注社会中发现“写作点”,生成感悟,激发情感,并为所要抒发的情感寻找具体的形象,从而创作出意象灵动、意境优美的诗歌作品。

注释:

①陶学英.《周总理,你在哪里》说课稿[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10).

②③④⑤李文郑.柯岩谈写作《周总理,你在哪里》[J].中学语文,1987(10).

参考文献:

[1]刘剑锋.关于“创新”的思考——读《周总理,你在哪里》说课稿[J].中学语文教学,2001(02).

[注: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1年开放课题“省中考背景下文学类文本‘读思达’阅读教学策略研究”(项目课题编号:KCZ202101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