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单元的大单元教学中,走着走着,情境就被丢失了。决定在三单元的大单元教学中,把真实情境一直摆在孩子们看得见的地方,真切地感受到一步一步完成情境任务的快乐。

在三单元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要记录下自己每天对情境的渲染,对任务达成进度的提示。

今天是三单元的第一个课时:任务明晰课。原来的单元导读课只有单元的学习内容和能力目标。那么在大单元教学下,还增加了情境感,学习的这些东西我们将用于生活的哪个地方,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流程如下:

一、初识单元页

单元页的阅读,是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孩子们会通过观察画面、读文字,大致了解本单元的的语文要素,也就是学习的大目标。不过,三单元单元页的插图是真心画得看不出来是什么花,虽然我知道有夸张的成分。

孩子们提取出了这个单元的关键词“观察”。

二、回顾“观察”

说到观察,孩子们其实一点也不陌生。三年级上册有专门的“观察”单元,留心观察生活,记录自己观察所得。三年级下册“观察”,强调有序观察,借助观察记录卡完成植物的观察,尝试动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在四上一单元,观察多了一些文学成分。在按照一定顺序观察的同时,一定要展开自己的想象,由此及彼,由物及人去想象。

这个单元的观察又接近科学的观察,需要长时间连续细致观察。面对所观察的事物,需要确定持续比较的角度。

三、谚语中的长时间连续观察

出示本单元的日积月累,一组关于气象的谚语。孩子们读这些谚语,读完之后,大家只是觉得和秋天相关,并不知道这是关于气象的谚语。关于气象的谚语,我们从二年级开始就有了接触,“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这些。所以孩子们的这个表现都还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于是聊了气象谚语,聊这些谚语是人们在长时间的生活中观察总结得来的。

所以,只要长时间细致连续观察,你就能做生活的发现家。

再读这些谚语,说说意思。发现其实有好多和我们重庆的天气对应不上的。“立了秋,把扇丢。”“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这几句和重庆的天气不相符合。发现不相符,其实也是通过我们的观察得来的。

观察,长时间连续细致观察,真的是很有趣呢!

四、情境出示

我们学校是一所很注重自然生态的学校。校内有300多种原生植物,孩子们在科学课上会有对这些植物展开观察。所以,结合这一点,本单元的学习情境就结合“童宝大发现”的活动进行。

童心小学是一所自然的学校,随着二十四节气呈现不同的美丽。有些是有的一眼可见,更多的是需要长时间观察。为了鼓励大家关注自然变化,体会观察的美妙,学校举行“童宝大发现”活动。

每个童宝都行动起来,连续观察一个事物(校内校外都可以),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优秀的观察日记,我们将发布在学校公众号。童宝们,行动起来,处处留心皆学问。

孩子们的兴趣真的是被激发起来。这更让我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把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紧密结合。

五、单元学习任务群解读

经过对学习材料的整合,把本单元的任务分解一项一项呈现给孩子们,让孩子们事先知晓要做什么事情,怎么去做。
六、启动观察

结合44页习作教材中的图片,请同学想想哪些可以作为观察的对象。其中一些孩子阅读得很不仔细,凭着前面的感觉在说。

阅读材料的能力亟需重视。

图片

通过逐条带领着阅读,发现可以观察的对象很多:动物、植物、天象、季节变化等等。我让孩子们马上用笔记录下自己脑海中浮现出的想要观察的对象。

有的孩子想要观察月亮,也有观察稻子成长历程的。这些想法都很棒,要想有一些大的发现,那就是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如果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坚持下来,那是非常了不起的。

在这个单元中,我还是提出尽量选择观察一个在相对短一点时间就有变化的对象。(请原谅老师的狭隘。)当然,如果有孩子执意要观察更长周期的,也是可以的。只是后面的跟进,容易缺失。

有一个孩子想要观察伤口的愈合过程。这个想法也是非常棒。另外有同学提出,小伤口,你能观察出什么呢?也有一定 的道理。我肯定了这两个孩子的想法,提示说:其实这就是医生的日常工作,观察病灶的变化。孩子们觉得很惊讶。是的,观察不仅仅是一种语文能力,而是一种生存、生活、科研的基本能力。

接着学习观察记录的方法。主要借助38页的资料袋。

图片

孩子们自行阅读,发现两种记录的方式图文结合、表格式。这个一看就知,重点是看了连续观察的角度是什么。第一个图文结合,观察银杏的日记,是从银杏果和叶子两个角度进行;第二个是从体长、颜色和进食量三个角度进行连续观察比较。从而提醒孩子们,你选择了观察对象之后,还需要确定观察这个对象的哪个方面。

在这一次的阅读中,部分孩子依然阅读不仔细。

这两种观察日记的形式,第一种更有利于学生整理成作文。

近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