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下的《灯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散文一线串珠式的自由笔法。

2.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

3.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寄寓灯笼中的复杂情感。

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梳理字词,概括课文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事情?

2.查阅文中第10段和第11段引用的戏曲、诗歌、典故和历史人物。

图片

01

一盏灯笼,一个故事

(一)导入

如果提到灯笼,大家会想到什么?春节挂灯笼,元宵节看灯会,家门口的红灯笼……许多记忆涌上我们的心头。来看看吴伯箫笔下的关于《灯笼》的回忆吧。

(二)概括文章

文中第二段的结尾,作者写道:“真的,灯笼的缘结的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那就说说关于灯笼的那些事儿吧。

板书:叙事

1.学生快速概括。2.老师引导学生发现灯笼中的变化。

散文所叙之事多而杂,但往往有线索贯穿,起到一线串珠的效果。本文中,灯笼作为回忆的重点,在贯穿全文的同时,有所变化:家园——社会——历史——国家。

作者为什么要这几类不同的灯笼呢?我们顺着灯笼背后暗藏的情感线索,去发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02

盏灯笼,一份情思

板书:抒情

(一)请同学们结合文段中的句子,来谈谈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

1.学生自由发言。

2.老师引导学生感受多种表达方式的抒情效果,发现情感的变化。

(1)本文语言看似平淡,比较后发现作者不直抒胸臆,用描写和议论的方式寄情于物,寓情于景。

例1: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蜡泪就怕数不着长了

例2: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

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吗?

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嫖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

例3: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二)发现情感的变化,出示《阅读提示》——作者跳出了个人的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的表达,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

(三)时代背景——20世纪30年代

资料:

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

作者愤懑难平,于1938年投奔革命根据地延安。

03

一盏灯笼,一把烈火

1.那么再读第四段“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母亲的吩咐:“路上黑”是黑暗的现实,“去吧”是上战场去吧,“打了灯笼”是照亮前行的路去追求光明。这是母亲对我的支持,是出征前的叮嘱。

2.理解最后一段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壮”是照应了前一段“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唉”“于今灯笼又不够了”是从当时的动荡的时局来看,灯笼已不够承载战场杀敌的激越悲壮,而是需要更大更强,更多更烈的光火——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学生朗读此段,读出前后语气变化。

助力理解:最后第二段在人称上有了变化,除了“我”,还出现了“你”,这个“你”是谁?

所以,作者发出的感叹,目的是什么?是在呼吁更多的人加入抗日的队伍中。作者渴望振臂一呼,全中国的民众们都团结起来,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敌侵略。以星星灯火,凝聚燎原之力量。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沿着

3.学生朗读,感受情怀: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感受小灯笼背后的大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小结:作者喜爱灯笼,小小的灯笼照亮前行的路,指引我们一起寻找光明,便有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和决心。这盏灯笼串联了全文的人与事,寄寓着或深或浅的情思,生动地诠释了形散神聚的散文自由笔法。

四、一盏灯笼,一点方法

课外阅读资料《灯》(巴金)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散神聚的写法),体会作者情感,探究写作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