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原著,梳理课文情节,把握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人物形象。

2.品味语言,鉴赏小说通过语言、神态及细腻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3.探究小说题目“复活”的含义,理解作者在作中寄寓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思想。

 

教学重点:

1、理解故事情节:梳理《复活》中的主要情节线索,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

2、分析人物形象:通过鉴赏小说中的语言、神态及细腻的心理描写,分析并概括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等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复活过程和心理变化:深入理解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复活”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他们的心理变化。

2、探究小说主题:探讨《复活》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理解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及这一思想如何在小说中得以体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想象一下,一个曾经风流倜傥的贵族青年,因一时的放纵和自私,将一个纯真少女推向了深渊。多年后,当两人在法庭上意外重逢时,他们的命运将如何交织?这个贵族青年能否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灵魂的救赎?而那个受害的女子,又能否找到新的生活希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复活》,去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其作品深刻地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2、作品背景简介

《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当时(19世纪末期),俄国的农奴制和俄土战争,使俄国农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列夫·托尔斯泰看到了社会问题的本质所在,对农民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世界观发生激变,抛弃了贵族地主阶层的传统观点,站在广大农民的立场,观察俄国的社会现实,代表农民阶级发表意见。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抨击社会现实,揭露俄国社会制度的本质。列夫·托尔斯泰在此背景下创作出的《复活》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3、结合注释理解《复活》著作的主要内容。

明确内容

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第四十三章,描写的是聂赫留朵夫鼓起勇气到监狱去看玛丝洛娃,向她忏悔当年的罪恶、请求她的宽恕的场景。

三、课文整体感知

开端(1-21段):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

发展(22-43段):二人交谈,聂赫留朵夫请求玛丝洛娃的原谅,但被拒绝。

高潮(44-58段):玛丝洛娃经过激烈的心理活动后,决定利用这个男人弄到些好处。

结局(59-78段):聂赫留朵夫决定在精神上唤醒玛丝洛娃,使她恢复本性。

四、课文研读

(一)活动一:聂赫留朵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1、人物形象赏析

列夫·托尔斯泰善于通过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如通过聂赫留朵夫探监时的神态动作来表现他的羞愧和自责;此外,更多的是直接来写他的心理,如“但他立刻想到,要是他觉得羞耻,那倒是好事,因为他是可耻的”,写出了他的自我反思。

心理描写:指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质,展开人物的内心世界。

2、心理描写方法归纳总结

指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质,展开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人物心理描写时,注意从以下方面入手:

(1)独白法。内心独白是人物心灵中自我对话的过程,它能使人物酣畅淋漓地倾吐肺腑之言。

(2)细节法。即在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富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地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3)烘托法。在文章中,运用恰当的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心理,

既能对刻画人物、反映主题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能增添文章美感。(4)心理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

3、聂赫留朵夫的人物形象明确

聂赫留朵夫既是贵族地主阶级的罪恶的体现者,同时又是本阶级罪恶的批判者。

聂赫留朵夫大学时是一个纯洁、热忱、朝气勃勃,有美好追求的青年,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后,过起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作风随便,诱奸玛丝洛娃使其怀上孩子,又将其抛弃。多年后,再次遇到了玛丝洛娃,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不幸的罪魁祸首,心中的良知引发了他对玛丝洛娃的同情和忏悔。他开始决心赎罪,甚至有和她结婚的念头,表明了他悔改的诚意。从此,他的思想开始升华,灵魂开始走向复活。

(二)活动二:小说是从哪些方面刻画玛丝洛娃的?

1、小说对玛丝洛娃用笔最多的描写是什么,请找出来。

A、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2)

B、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3)

C、她忽然瞟了她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43)

D、她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53)

E、她鄙夷不屑地–他有这样的感觉–微笑着说。(65) F,她说,做出一种要讨男人喜欢的媚笑。(76)

2、如何理解玛丝洛娃的“笑”。

A、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2)

此时.玛丝洛娃还是以妓女的身份审视周围的人,看到眼前是个有钱人就露出习惯性的笑容

B、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3)

生动地表现了饱尝世态炎凉后的玛丝洛娃已经世俗化了,变得善于察言观色了。

C、她忽然瞟了她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43)“嫌恶”应该是玛丝洛娃的真情流露,正是眼前这个男人,对她始乱终弃,给自己带来了深重的痛苦和灾难。“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则是她故意而为之,装出的一副妖媚可怜相,其目的是“利用他弄到些好处”。

D、她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53)

玛丝洛娃再次出现的“笑”,让人对其同情,同时更激发了聂赫留朵夫的罪恶感。

E、她鄙夷不屑地–他有这样的感觉-微笑着说。(65)

突出了玛丝洛娃的真实状态,她根本不在意对方的想法,只是要尽可能地获得一些好处。

F、她说,做出一种要讨男人喜欢的媚笑。(76)

玛丝洛娃不仅不以自己的妓女身份为耻,甚至引以为荣。在她看来,茫茫尘世无非是好色之徒聚居的渊薮,他们从四面八方窥伺她,不择手段–去占有她,她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全都证实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3、文中写了玛丝洛娃的“笑”之外,还重点写了她的什么?

眼睛

(1)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3)

(2)她一动不动地站着,斜睨的目光盯住他不放。(20)

(3)她那双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在浮肿的眼皮下显得特别有神。(27)

(4)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32)

(5)以及那双妩媚的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59)

4、文中多次写到玛丝洛娃“斜睨”的眼睛,有何意图?

通过典型的神态描写,刻画了玛丝洛娃现在对人的冷漠与敌视,也暗示她生活的不幸,陷入沦落。

5、小结

从玛丝洛娃的“笑”和眼神表情中可以看出,遭受了被抛弃、被侮辱、被损害的经历之后,心灵的痛苦,生活的磨难,已经使她丧失了原本的善良和天真。玛丝洛娃已沦落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风尘女子。

从精神上来说,原来那个纯洁的卡秋莎已经“死亡”了。这“笑”有一种自甘堕落的沉沦。

五、探究

结合所学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人物形象,品读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思考并总结这部小说中以“复活”为题的深层意蕴(“复活”究竟复活的是什么呢?)

明确:

 

“复活”就是灵魂拯救的成功,是灵魂的复活,是聂赫留朵夫灵魂自我拯救的“复

活”。       (赎罪)

复活也是玛丝洛娃灵魂在聂赫留朵夫道德光辉照耀下的被动“复活”。

 

六、拓展

1、小说以“复活”为题,有何含义?

①人性的复活。曾经聂赫留朵夫是一个沉迷声色的花花公子,每天的生活看似光鲜,实则内心充满空虚。直到他再次看到玛丝洛娃那一刻,那个因为他的欲望毁掉的女孩儿,他开始审视自己的经历,开始直面他的过去的错误。那一刻,他内心中自己善良的一面,在压迫中终于开始苏醒。

②道德的复活。聂赫留朵夫鼓起勇气,面对曾被自己深深伤害过的玛丝洛娃,他放下自己的贵族身段。向她忏悔自己曾经犯下的罪恶,祈求获得宽恕。这一刻,他曾经沦丧的道德感再次回归,这是他道德的复活。

③精神的复活。当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的身份在法庭上与被告的玛丝洛娃重逢时,相信他的内心是受到了极大震撼的,沉睡在心灵深处的精神的人开始觉醒。他开始认识到,正是因为自己的不负责任,才造成了玛丝洛娃一生的悲剧,开始认识到自己犯了罪。于是,聂赫留朵夫走上了自己的赎罪之路同时也是在进行自我救赎,他的精神走向了复活。

 

2、拓展延伸:探究标题

标题是小说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常见对标题的探究分析有三种:一是侧重标题内容的意蕴探究分析,二是不同标题的比较探究分析,三是拟人标题的意图。

探究标题,包括探究标题意蕴和探究标题的作用或好处两类。

 

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①小说以XX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②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XX做题目?

③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XX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购买价格:4.98元
  • VIP会员用户购买价格:免费
  • 永久会员用户购买价格:免费推荐
VIP会员免费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