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教材的内涵,体现学生生活中的数学。

教材安排了“生活中的数”“数学乐园”“可爱的校园”等联系生活的内容。特别是“生活中的数”为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体念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教材中的“生活中的数”,展示了儿童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有关数的表述。在充分认识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中汇报、交流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如:1棵树、2个人、3朵花、4只小鸡等。同时,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增设一些特殊又常见的电话号码:“110” “112” “114” “119”“120”等,使学生了解其名称、功能。对于学生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提醒不能随便告诉他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的经验,由于融人了数学的含义,体现了数学的价值,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验,而且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又如:教学“位置” 、“认识人民币” 、“认识时间”等,小孩子从三四岁就开始接触,初步理解“上面” 、 “下面” 、 “中间”这些方位观念,也开始认识人民币几元、几角、100元等这些不系统生活数学,知道了时间“整点” 这些生活数学。学生在学习这些生活数学时,我通过分组教学,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数学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共同探究学习,学生再也不会感到枯燥、抽象。在熟悉的生活数学中探索数学,使数学变得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学数学、解答数学的兴趣,也从中激励了他们去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难题。这样会使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有劲。

二、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理解课本的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课程内容设计要生活化,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景设计课程内容,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例如教学“认识钟表”,情景图是一个学生早晨起床,这一情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关系密切,学生天天起床、上学,只是没有与数学形成直接联系。教学时我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了这样的设计: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两项任务,一是学生向父母了解其上、下班时间。二是用图画形式表现自己快乐的一天:起床、早餐、上学、午餐、活动、放学、睡觉等的时间。看谁记得准,做得好。新课时,让学生把自己的收获在组内汇报、小组交流,启发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认识钟表的,最后进行相应的练习活动。这样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如:在教学“6、7加几”的时候,我设计一个小朋友去春游的情景:“老师和小朋友们乘车来到了公园门口,可是大家进不去了,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翻开课本,不由自主地讨论起来:有多少个小朋友参加了春游呢?要买多少张票?左边一堆是5个小朋友,右边一堆是7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多少个小朋友呢?学生经过讨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5+7=12、7+5=12)。这样,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运用课本数学知识,体念生活中的数学

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了能用它解决问题,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教材实现了这一点,并注意结合计算的教学,安排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例如,教学购物中“小小商店”这节活动课,我先请一位学生充当售货员,另一位学生按课本内容用1元钱去买一个转笔刀(8角),求售货员要找回多少钱?然后分小组轮流做售货员进行活动,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这些活动都是在课堂上且有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不能完全展示学生的能力。因此,我布置了一道课外作业,下午放学后,要求各位同学在家长的陪同下,用10元钱到商店买东西,把所买的东西和它们的价钱记录好,看一共买了多少东西,用了多少钱,找回多少钱?上课时分小组汇报。这样的“购物活动”加强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并且加强了与加减法知识的联系,渗透并解决了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尝到了在生活中感悟数学的乐趣。这样把生活数学和课本教学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而知识又为生活服务的道理。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并不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