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强调「语文核心素养」,孩子们以后该怎样读四大名著?

最近,新课标出炉,语文的教学有了更多的变化:语文核心素养时代开始了!

新课标的第二部分增加了“核心素养内涵”,第四部分增加了“主题与载体形式”与“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

所谓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又包括四个方面:文化自信、语言应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

文化自信是让孩子更理解中国文化的宝藏,中国名著经典的阅读已在不少选拔性考试中看到。我们来看看下面其它三个:

1、思维能力

新课标里的思维能力,大致归纳一下是: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学语文,就是学字词吗?为什么阅读理解会让孩子感觉那么难?

其实,阅读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既需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去感知,也需要通过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去理解。

“创造思维”的提倡,符合这几年中高考题目越来越活的趋势,重在考察孩子能提出逻辑自洽、表达流畅的观点与评论的能力。

2、审美创造

文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阅读也是审美的过程。优美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巧妙布置的篇幅结构……能让我们与之共鸣、共情,这本身都是审美体验。

3、语言应用

有几个关键句:“形成个体语言经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

这也预示着未来的语文考试内容,可能将会更加灵活,光是千篇一律的套路和流水账是不够的,能赏析文字、语言背后的内涵和感受也很重要。

此外,不管是一二年级的“表达与交流”,三四五六年级的“梳理与探究”,都指向了学以致用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探究能力。在“学习任务群”中,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有2个任务:整本书阅读是其中之一。

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孩子的语文核心素养?怎样才是符合核心素养培养的整本书阅读?

北师大文学院教授、曾参与新课标修订、在北师大二附中实验班执教16年的李煜晖老师,早就留意到了这个趋势,并进行了多年的教学探索。从2017年新课标修订开始,他认为:

图片

对语文学习来说,一项重要的变化就是,整本书阅读被正式纳入课程内容。各级学校要利用好规定的课时,教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还要把书读懂、读透,学会读书的方法。

而“四大名著”,作为中国明清文学的代表,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顺理成章被纳入学校推荐的必读书。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四大名著”都是中、高考的“常客”。但考查的内容往往以生搬硬套的知识记忆为主。例如,中考题曾考过“拳打镇关西”的人是谁?高考题曾经考过:下列《红楼梦》中的人物,有一位是“多病西施”,而且是才女,写过“冷月葬花魂”的诗句,这个人物是谁?

“但是将来不一样了。要考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最关键的是考查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光有知识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学会运用知识,在学科情境和生活情境中探索复杂问题的答案。”

“如果我们不早做准备,还像过去那样,把四大名著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满足于只鳞片爪的碎片化记忆,不仅不利于自己的兴趣发展,不利于建立深入研读的领域,无法满足教育目标升级对素养发展提出的要求,甚至就连选拔性考试也难以应付。”举个例子:

如何让孩子理解“黛玉葬花”?

用核心素养强调的思辨能力、语言能力、审美能力、文化内涵等角度,孩子就要和老师一起思考:林黛玉为何要葬花,她在什么情境下葬花,怎样葬花,宝玉看到了作何感想,读者读到这里为什么会产生共鸣?

这些问题涉及到小说情节设置的合理性、必要性和优越性,以及中国人特有的抒情方式和审美趣味。任何一问,都有可能出现在未来考卷上。

对于李煜晖老师来说,自己从七八岁开始读《水浒传》,到初中毕业,“四大名著”都看完了。之后的求学和工作中,把这四本书反复读过七八遍。四大名著不只是伴随成长的好朋友,还给他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启发。

在教学上,他在北京师大二附中工作的十多年里,专门开设了“四大名著”、“阅读与研讨”选修课,前后有两千多名同学报名参加。

“这两千多学生都是高中生,按理来说,到这个年龄,“四大名著”应该都通读过了。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绝大多数同学都没能完整读过其中任何一本。他们对四大名著的了解,无非是三种渠道:课文节选、影视剧和漫画书。”

关公“过五关斩六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很多学生只跟随作者视角谈勇敢和忠义,却不能说明白背后的思想行为争议和时代局限;

“黛玉葬花”、“孙悟空大闹天宫”,很多学生觉得情节精彩,但如何赏析用词造句,如何分析人物刻画,却只知其一,不只其二。

孩子的阅读、理解、表达能力并不是天生的,教育和老师的重要性,在于让孩子对知识感兴趣,对学习掌握方法,从思维到情感价值观,沉淀为自己的素养。

“我们过去的语文课程,一直都是以知识传递、技能训练、应试答题为主,学生所读的课文,大多是篇章节选;老师的授课,也是以课时为中心。如果你真对一本书产生浓厚兴趣,想建立自己的深度阅读领域,搞点专业性较强的研究,现实中也缺少这样的机会。”

李煜晖老师在自己的四大名著教学实践中,从引导孩子有兴趣做深度阅读,到掌握理解与思辨的方法,以及语言、人物的审美赏析,他觉得可以从这些方面引导分析:

▶ 语言与写作手法:

作者用什么方法讲述这些故事的?

这些故事在整本书里的结构功能如何?

相似的故事作者怎样处理的?

▶ 情感、价值观探讨:

不同的人物性格如何表现的?

其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本名著在刻画人物、讲述故事、表达主题上有何异同?

▶ 读写联动:

对我们今天的写作有哪些启发?

比如:关羽是《三国演义》里作者特别用心刻画的人物,但他武艺不是最高的,又骄傲自大,还私放曹操,甚至最后大意失荆州,严重影响了蜀汉整体战略部署,直接引发了吴蜀夷陵之战,给新建立的蜀汉政权带来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这样一个人物,后人为何还要尊他为“武圣人”?👇

《西游记》取材于唐玄奘天竺取经的历史事实,唐僧是取经故事的主人公,他不畏艰险、虔诚执着,是佛教的大德高僧。

为什么到了《西游记》里却成了配角,反而让一个猴子扛起了主角的大旗?

《水浒传》中,宋江其貌不扬、出身平常、武艺低微,怎么就成为了梁山事业的领导者?👇

“这些还仅仅是关于主题思想的问题,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四大名著的艺术表现力上,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方就更多了。”李煜晖老师认为:

“四大名著”语言风格不同、故事结构不同、人物刻画的方法不同、情节推进的策略不同,一本一本单独看,“横看成岭侧成峰”;合在一起比较着看,“乱花渐欲迷人眼”。

这些既是未来孩子可能面对的题目,也是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有必要感知和欣赏的艺术瑰宝。

为了帮助更多孩子学习四大名著,应对学习挑战,提升核心素养,博雅和李煜晖老师精心制作了《博雅“四大名著”思辨精讲》——之所以强调“思辨阅读”,就是要与之前孩子们容易碎片化、浅表化、娱乐化的休闲阅读区别开来。

在带领孩子们阅读上,李煜晖老师每一讲围绕一个主题,分成若干关键问题,依据小说文本资料和文献材料,和孩子们一起分析归纳、深度探究问题的答案,探讨“四大名著”的时代意义和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