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重难点与基础知识的关系
基础知识是面向全班同学的,具有全员性,需要大家都掌握的知识;而重难点是本册教材的能力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只有把握好复习基础知识和突破重难点之间的关系,学生才可能有扎实的基础和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培优与帮扶的关系
培优即对优秀学生的培育,使其能在复习中进一步提升,并带动全班的学习热情;帮扶是对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帮助他们渡过学习的难关、提高成绩。在复习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要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克服畏难心理,让他们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复习目的。
#2
时间与效率的关系
期末复习这一阶段,有的教师不知如何安排,总觉得时间过剩。因此,要求教师合理安排时间,精心设计练习,提高课堂效率,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增加学习效率。
#3
期末复习的策略
精选习题策略
围绕复习的主题通览教材,圈画出经典题目并单独呈现,让学生再次练习;围绕平时单元测试中学生出错率高的题目,单独摘抄出来供学生反复训练;教师也可自己编写或者从资料中查找综合性较强的典型题目,作有益补充。
#1
优先提问策略
多给中差生回答问题或到黑板上做题的机会,便于发现中差生的知识缺陷,使得教师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也能调动中差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于难度较大或者中差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可让优生解决。同时抓好优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力求这两部分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从而全面提高本班教学质量。
#2
精讲多练策略
多练,但要突出层次。一般的练习设计应遵循先基础再拔高、由浅入深的原则。练习题目过易或过难都起不到良好复习的效果,教师应有效控制不同题型、不同难度题目的比例。
#3
类化跟进策略
围绕难点问题复习时,不要在解决了一个问题后便草草收兵,这样学生的认识并不会太深入。教师应随机补充相同类型的题目或稍作变化,供学生再练习,这样便能巩固成果、深化认识。
#4
问题解决多元化策略
这里主要说的是“一题多解”,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但要注意应让学生知道其中的最优化方法。
#5
独立解决问题策略
鼓励学生独立审题、独立解题,而不是通过教师读题、讨论、教师刻意引导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以免养成学生过于依赖教师、无法独立解决问题的不良习惯。这一点特别是在低年级要尤其注意。
#6
及时检测策略
作业是检测复习效果的一种方式,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的作业,和学生一起分析错误原因。交流中,教师可不时进行知识方面的辅导,让他们对错误能晓之以理。
测试也是检验复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要注意及时对学生在测试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反馈和矫正,并根据测试情况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复习方法等。
#7
应试指导策略
考前,教师可为学生上一堂“应考准备课”。一方面为学生“减压”,缓解过度紧张的心理,使其能充满自信地面对考试;另一方面可为学生传授一些“应试”技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