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当作课题来研究?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度推进和教师专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研究正逐步成为许多中小学教师的常态工作方式,但在教育科学研究实践中,我们发展有的教师存在“问题很多,我该研究什么问题才好呢?”的疑问;有的教师潜心研究某“问题”很长时间,结果专家说该“问题”根本就不值得研究;有的教师研究某“问题”,限于自己的研究水平和能力,结果不了了之……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作为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问题”有着自己特殊的内在规定性,只有对“问题”本身有全面、深刻的理解,才能开展有效的研究。那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当课题来研究呢?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谈一些个人的思考。

一、问题与课题
1.问题
何谓问题?陈桂生教授认为:“一是所‘问’之‘题’,或有疑问之事;一是指事物的严重性,如通常所谓‘成问题’。”可见,问题就是科学认识主体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矛盾,是科学认识中目标状态和目前状态的差距。正是这些“疑问”之事和“矛盾”的事情,引发了教育科学研究者的探究心理,推动了教育科学的深入发展,因此,问题是构成研究活动的核心因素,是推进科学前进的内在动因。
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教研人员、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疑问之事,如“怎样推进素质教育?”“怎样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如何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测评?”“怎样利用好课堂动态生态的资源?”“怎样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更贴近?”等等。
“问题”虽然很多且五花八门,但从不同角度我们可以把问题分为不同的类型。从问题指向和层次来分,有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理论问题是关于“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即事实问题,价值问题;实践问题是关于“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即操作问题,实证问题。从问题性质和意义来分,有真问题和假问题,其区分维度在于事实——虚构、有意义——无意义。从问题的复杂性来分,有简单问题和复杂问题:从问题的重要性来分,有重点问题和次要问题等等。

2.课题
课题是指与特定的目标相联系的,某领域中存在的尚未解决的问题。我们通常把世界分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每一领域都由无数问题构成,人类的进步正是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得以体现的。
在人类社会领域中,我们又可以划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次级领域。我们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尚未解决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叫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幼—小—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研究”“教学预设与生成关系的研究”等等。
就教育领域研究的课题而言,从不同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课题分类,从部门管理的级别角度来分,有国家级、省级或市级等课题;从课题研究的价值角度分,有重点和立项等课题;从课题所属学科领域来分,有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等课题;从课题的研究类型来分,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综合研究等课题。

3.问题与课题的关系
(1)问题不等于课题。问题的提出有不同的角度,可以提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也可以提一些学习中自己感到有困难的问题,还可以提自己观察到的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成为一个值得开展深入研究的课题。只有经过提炼且有研究价值并处于持续研究中的问题才是课题。
(2)课题必须来自问题。课题是在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去研究的。但我们也不排除这样一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缺乏研究能力或为了某种功利目的,主观臆造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列举了一大堆的理论基础、价值意义,却不能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这样的研究是没有意义的。没有问题的课题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除了作为点缀,无实际价值。
(3)问题可以转化为课题。有人提出这样一个命题:“问题即课题。”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说“问题=课题”,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会成为“课题”。只有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选题,确定其具有研究的价值与可能性后,教育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有问题意识,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将之转化成为研究的课题。

二、当课题来研究的问题具有的特性
1.专业性
老师每天在学校里都会碰到大量的问题,如备课问题、上课问题、学生作业问题、班级管理问题,等等。可以说,教书育人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探究。常规的生活和工作问题,许多是靠常识、习惯和已有经验就能很好解决的,但也有解决不了的,这就得诉诸科学探究。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这些需要科学探究的问题都是专业性问题,都属于教育科学研究可能研究的对象。
2.客观性
所谓客观性,即指研究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是教育教学领域存在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是教师(研究者)“自己的问题”而非“别人的问题”。有些教师选择研究课题不是基于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看人家研究什么课题我也研究什么课题,或干脆从网上随意找一个课题作为自己研究的成份外,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并无多大帮助。因此,我们主张必须研究客观存在的问题。只有真实的问题,才有真实的研究,才有真实的成果,才有真实的成长,才有真实的学生发展。
3.创新性
创新性是教育科学研究问题的重要属性。如果要研究的问题本身没有创新性特点,其研究过程很可能是重复别人的研究或不会形成研究价值。所谓创新,其含义广泛。选择前人没有做过或没有人在做的课题是创新;选择别人做过但未能解决或未能完全解决问题的课题是创新;别人已经提出过、涉及过的课题,能把它研究得更透彻,或在前人的基础上再前进一小步,或从新的角度对同一课题开展研究,这样的课题也属创新;将别人的研究成果用于解决自己新发现的问题或用于新的领域也是创新。
4.兴趣性
对研究的问题有兴趣,这是研究工作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和持续性的重要条件之一,一个人一旦研究的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就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并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全部心血倾注其间,乃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攻关奋斗。因此,在服从学校总体安排的前提下,应积极倡导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课题。
当我们选择的“问题”具有上述特性,那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当作课题来研究了。

三、问题转化为课题的基本要求
1.确定问题域
当我们确定某问题可以当作课题来研究后,首要的工作便是确定问题域。所谓确定问题域,一是要明确确定问题的范围。不同的研究主题,其研究能力、拥有的资源是不同的。因此,当我们在确定研究的问题后,必须对研究问题的范围进行圈定,就中小学教师而言,研究问题的范围小一点,意味着研究的切入口就小,意味着研究过程操作性会更强,意味着研究可能会更加深入和透彻。二是要明确“问题关系网”。由于教育教学的复杂性,一个问题的解决常常与其他问题的解决有着密切联系。只有把“问题关系网”脉络理清,找到问题关系网中的“纲问题”以及与此高度相关的其他问题,我们的研究工作才能做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才能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三是对研究问题的现状与问题解决后所达到的理想状态之间的空间进行描述。现状与理想状态之间的空间也就是课题的研究空间,空间越大意味着课题研究的价值越大,意味着研究创新的空间越大。
2.评估问题难易度
所谓难易度,是指研究的问题与课题组成员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匹配度。具体而言,包含主观条件、客观条件两方面。
主观条件。它是指研究者本人所具有的理论水平,知识、能力、基础、经验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问题的材料的广泛程度和深入程度。那些超出我们中小学教师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水平的问题注定不可能取得研究成果。
客观条件。恩格斯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可见,我们对问题的研究除了受到我们主观因素的制约外,还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如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手段等条件都可能对课题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
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课题研究所具备的主观和客观条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问题来研究。
3.恰当表述问题
问题转化为课题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问题的表述,即通过一定的语句形式把要研究的问题陈述出来,简而言之,就是给研究的问题起一个适当的课题名称。许多教师不重视这一环节,非常随意地给自己研究的课题起一个名称,结果常常导致研究目标不清、研究对象不明等现象的发生。

表述问题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第一,句式正确。课题名称一般采用陈述句形式,而不是疑问句形式;第二,用一句话陈述问题。课题名称最好用一句话陈述,但这一句话中应该包涵研究的对象、研究的目标和研究的方法。如能此,该课题名称就会显得严谨、规范。就能为其他要素的编制指明方向和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中心明确。不管研究的问题是复杂还是简单,但中心只能有一个,因此,当我们用一句话来陈述的研究问题时,不管句子多长,否则很有可能表现为研究中心分散。

“小课题研究”的三个是和四个不是

一、小课题研究是什么
1.小课题研究是一种应用性研究。
小课题研究以课堂为现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教学为重点,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和先进的教育实践经验来指导、改进教育教学行为,使之符合教育规律。
小课题研究的过程是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与探索的过程,内省、反思是小课题研究的起点,对问题的求证是小课题研究的本质。在“反思”中“研究”,在实践中求证,小课题研究以校为本,立足课堂,围绕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展开的研究,研究的目标与教育教学目标,研究内容与教育教学内容、研究过程与教育教学过程实为一体,因此,小课题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方式,也是一种教学方式。这种“田园式的研究”将教育任务和研究任务合为一体,不仅在研究时间上提供了保证,也符合教师研究扬长避短的精神。
2.小课题研究是微观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广大一线教师以职场为起点,以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为己任的教育科研方式。它研究的内容来自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困惑或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有体验的、有积累的、有浓厚兴趣的、长期关注的,而且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小问题。因而,广大一线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是小课题研究的主体。
小课题研究关注的是教师自身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事件,把本校、本学科、本班内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范围和方向。就教学活动而言,它既可以进行单科研究,也可以进行单项研究。单科研究是对某一学科的教学法体系的研究,例如对语文、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单项研究是对教学活动过程的某一环节或构成教学活动的某一细节进行的研究,如教学方案的设计、新课导入方式、课堂提问、作业评价等等。
就管理工作而言,小课题研究是一种局部性研究。着重点是管理过程中师生的情感、态度、需要、动机以及管理的方法、途径和手段的等等。除学校和班级内部的管理活动之外,对学校与家庭、社会及其他重要组织机构联系的研究,是对学校内部活动研究的重要补充。
3.小课题研究是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行动进行的研究。行动研究是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问题而进行的研究。行动研究是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思考,以“理论的批判”和“意识的启蒙“来引起和改进行动。在小课题研究情境中,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内容则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客体的关系。小课题研究完全是出自教师自身的需要,是教师应对“专业困境”自主意识的觉醒,是教师自我完善的积极姿态,具有“属己”的特性。这种“属己”的特性反映了教师不再只是研究成果的操作者或教育行政指令的执行者,教师成为研究的行动者,亲自参与研究的过程,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并在自己的反思性实践中观察研究的过程,收集、分析有关研究资料。在小课题研究中,教师从过去的教科研“被试”转变为“主试”,这种转变也意味着教师由过去教科研的旁观者转换为教科研的中心人物。

小课题研究的“价值”可以归结为“改进”和“参与”。其中“参与”是指教师参与整个研究的全过程。在计划——行动——观察——评价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教师的声音。行动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改进教育实践,不是构建教育理论,构建和利用理论从属与且依赖于这个基本目的。教师“参与”研究是为了科学地“改进”自身的工作,“改进”不仅仅意味着教师通过内省、反思、探究教育教学行为,还意味着通过研究改变教师对教育实践的理解,使教师专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扩展。在传统的教育研究中,教师的个人化知识以及内隐知识被当作毫无意义的东西,被忽视了,而行动研究关注的正是那些被传统教育研究冷落的教师的“个人化理论”,这种关注将导致教师的专业意义发生变化,由此小课题研究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之一。

二、小课题研究不是什么
“小课题研究”就是以学术思维和科研意识来审视和理性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出现的问题的行动研究。也是教师根植于教育教实践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一种研究方式,具有“真”“实”“小”的特点。他当前正在成为一线教师喜欢的典型小问题研究。
1.“小课题研究”不是“教育总结”
它是:做出来——想清楚——写出来的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思考、螺旋上升的工程。“做出来”就是脚踏实地地研究教学存在的问题,“想清楚”就是对存在问题思维加工的过程,“想清楚”就是把问题理性地想清楚后写出来,作为自己实践与思考的结晶。
2.“小课题研究”不是“教育随笔”
“小课题研究”是对“豆腐块”式的教育随笔的系统元认知,是教师对教育现象的追问,并不仅仅停留于教育日记撰写、教育故事叙述、教育案例提炼、教育反思记录。“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经验即成果”。研究流程: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课题(问题即是课题,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设计(制定研究方案,实践中运用拟定方法)——研究过程(具体组织实施,问题得到解决)——研究结果(总结经验成果)。这是解决问题的自我评价、自我提升、自我追求教育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持续过程。
3.“小课题研究”不是“教育故事”
“教育故事”是“小课题”研究成果的一种呈现方式,但是,“小课题”研究不仅仅是对教育故事、案例的表述,更是注重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某些问题或话题进行持久关注和不断反思,并有效改进实践的研究性教育行为,其成果有完整的表述方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教育叙事研究,主要包括题目;引子;背景;事件(经过和调查结果)。一种是陈述方式研究,主要包括题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研究结果的分析;结果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应用的情况介绍等内容。
4.“小课题研究”不是“教育论文”
“小课题”应遵循自己的逻辑推理与研究规范。它是一个“研究——实践——调整——完善——实施”的过程。它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小到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教育故事、田野笔记、大到结题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学术论文、学术专注等。

总之,教师要善于从教学小事、教育小现象、管理小问题入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反驳假设,产生新的问题,并不断修正已有的论题解释,形成新的见解,使得研究的问题对象发生预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