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游戏活动能够传达、表达和回应生活的意义。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在自由玩耍中,用天性体验节奏、材料与色彩之间的偶发之趣;在阅读绘本和欣赏艺术家的“花布”中主动感知,进行“造型·美术”的初步探索;在自然互动中积极融入,通过亲子互动呈现新衣服的原创性;在分享中反馈亲历活动后的经验具体化、思维深化和情感内化。

玩出大花布

不同的工具、材料、媒介可以进行“造型·美术”游戏。肌理、色彩、形状的造型无须拘泥于固定的表现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在音乐节奏的带动下,运用肢体语言让颜料在布上留下不同的痕迹,或者借助身边不同的材料、玩具、媒材在布上留下不同的肌理。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知自己与音乐的关系,体验自己与音乐、肢体、颜料的关系,摸索自己与工具、材料、媒材的关系。学生发现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在工具材料的帮助下,学生玩出了一块块有肌理、形状、色彩的大花布。

分享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回顾从一块大白布到一块大花布的心路历程,表达完成任务的喜悦和成就感,同时将“造型·美术”的肌理、色彩、形状等美术语言带入进来,为之后课程的潜意识审美感知打好必要的基础。

将学生一起玩出的大花布裁成平均的小份,请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块小花布,并像艺术家一样在自己的小花布上进行“造型·游戏”艺术体验。

学生在布置好的阅读角静心阅读教师提供的绘本,在潜意识中自主欣赏,初步形成审美感知。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让学生悄悄地进入“向别人学习也是一种学习途径”的潜意识中,另一方面让学生懵懂地感知到“造型·美术”的表现语言是怎样的,同时在“美出小花布”的任务中能够潜移默化地运用书中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集体欣赏艺术家的“花布”,发现艺术家的小想法,并能够运用合适的笔进行初步的“造型·美术”游戏。

学生在初步的尝试中发现色彩的对比关系,并在自己的花布上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和表达。

通过实践,学生了解到色彩的深浅对比能够更加突出自己想要的颜色;不同的笔能够表现出不一样的点、线、面;大大小小不同的形状产生了富有节奏的艺术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