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质,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小学阶段是学生知识学习、道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学科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实践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进行塑造是重要教学任务之一。优秀影片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显著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和文化价值。利用优秀影片开展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是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是丰富中小学育人手段的重要举措。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通过引入影视作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能有效影响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

关键词:

爱国主义;影视教育;小学语文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显著成效。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工程,必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2018年12月,教育部、中央宣传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优秀影片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显著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和文化价值。利用优秀影片开展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是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是丰富中小学育人手段的重要举措。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教学工作中积极探索运用影视教育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优秀影视作品,让学生能够通过影视作品直观感受人物鲜活、生动的人生故事,受到人物鲜明形象和高尚品质的感染熏陶,借助丰富的影视作品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素质,效果显著。

爱国主义精神是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德。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同为国奉献、对国家尽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小学阶段是学生知识学习、道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能有效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

教育部在编撰教材时也充分表现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思想,选取了大量体现爱国主义的篇目,如《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开国大典》《狼牙山五壮士》……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利用好教材内容、发掘出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任重道远的,但同时教学现实也表明这是不易达到理想效果的。

要想深刻理解爱国主义,历史知识的积淀、政治背景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小学生对历史类的读物明显表现为兴趣不高,历史知识匮乏,教师在上课时需要对文章的背景做必要的说明,但面对学生茫然的眼神就会明白效果不佳,学生看到、听到的只是文字语音信息,没有上升到思维的深度。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知识、生活经验作为理解基础,教学内容与生活具有隔离感,学生不易感知,此时,在课堂中加入影视教育,毋庸置疑对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总结教学经验,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影视作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运用影视作品填补学生知识经验的不足

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经验的积淀主要来源两点:一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二是课外积累。事实上,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关注的是老师讲的故事够不够新奇好玩:课外阅读方面学生喜欢漫画、小说等娱乐性较强的书籍,网络的涉猎更是停留在娱乐活动当中,学科知识储备匮乏是必然结果。

针对学生知识储备不足这一弱点,在教学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补充。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要做到精炼、精确、全面的讲解明显是有难度的,另外学生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对老师所补充的文章背景、历史知识留下较深的印象和感悟,教学效果明显不尽如人意。此时,我们可以把历史题材纪录片作为教学资源来开发利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肖平认为:“历史题材纪录片,是用摄像机相对客观真实的镜头对人类文明社会的事件进行描述,通过这一‘影像写作’,逼近历史事件发生时的现场。”历史纪录片以其形象、客观的特点,将阅读材料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阅读情境。学生在观看历史纪录片的过程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纪录片所带给他们的直观体验,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中的文字美、人物美、情感美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进而更好地辅助学生对文本美感的体悟。

在教学《开国大典》时,根据课文内容选取开国大典纪录片中关于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放礼炮、阅兵、群众游行的片段,学生通过历史影像资料直观地看到当时参加大典的人们的种种表现,感受到人们兴奋与激动的心情,情绪受到感染,对教材文本的理解也变得轻松深刻了。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选取抗美援朝主题纪录片《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部分片段,学生通过屏幕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感受革命先烈热爱祖国、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有很好的感情铺垫。

二、利用影视作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塑造爱国主义情感

为更好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国家培养良好合格的公民,要对学生从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相比普通的说教,他们更喜欢影视作品,在课堂教学中,播放视频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最是高涨,注意力最集中。影视集象、声、色于整体,学生对于形象、生动、活泼多变的事物总是兴趣浓厚,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认识社会、接触社会的主要形式就是手机、电视、电脑上的小视频,因此要重视影视作品对学生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形成的重要影响。

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都蕴含爱国主义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进行塑造是重要教学任务之一,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影视作品,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地塑造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以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课文《升国旗》为例,在新课学习后给学生播放关于五星红旗的来历、意义及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视频,学生的激情被调动起来,激动、兴奋的心情自然流露,自然而然的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刘胡兰》一文的时代背景比较复杂,离学生的生活非常遥远,在课堂上给学生过多的涉及历史背景知识,是不利于教学的,让学生理解和体会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刘胡兰的所作所为和心理又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怎样突破教学难点呢?把影视作品作为工具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学生已对文章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下,播放电影《刘胡兰》的片段,通过情境再现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受到思想教育。在教学《少年中国说》时,给学生播放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经典片段——少年毛泽东与同学们齐声诵读《少年中国说》,同学们被那个时代风华正茂的优秀青年身上所流露出的精神气质所感染,竟不由自主的跟着视频进行诵读,这一教学环节对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通过影视教育对学生做好价值引导

县电化教育中心每年都会组织全县中小学开展影视教育工作,举办影视教育优秀影评及微剧本征集活动。学校在活动中组织学生观摩反映主旋律的优秀爱国主义影片,学生通过影片了解历史,认识国情,开拓视野,提高审美,通过写作影评表达自己的观影感受,激发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志向,活动深受广大师生喜爱。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有限,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学生离开学校后的学习生活对学生品德的塑造影响巨大,教师要注意这一影响。因此,如何让影视教育在课后还能发挥作用,值得深思。

互联网科技飞速发展,自媒体时代不期而至,成年人的业余时间几乎都花在了网络上,小学生受家长影响接触网络的时间变长,而其中影视传媒的占比最大。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学生年龄还小,他们对事物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在网络上,多数影视作品为迎合大众消费心理而内容低俗,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长此以往,学生品德塑造将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在校情况,也要重视学生回家后的情况,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和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和开发影视资源,收集整理一些适合学生观看的优秀影视向学生推荐,让学生在娱乐中获得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到校后,可在课堂中与学生交流观后感受,在班级中组织学生开展优秀影视作品推荐活动,让更多优秀的影视作品被学生欣赏,为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塑造做好正面引导,对学生做好价值导向。

在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机遇,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潮流,在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内容上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完成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作者:汉中市勉县茶店镇长坝小学 晏琳
参考文献:

1.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郑州日报;2020-01-17 (版次:10版)
2.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2019-08-22
3.历史纪录片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宋长青,《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01-31
4.[1]郑少颜.试析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21
5.[M]赵宝金.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考试周刊,2013(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