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六上的略读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是选自整本书的一个片段。一波三折的情节是马克·吐温创作本书的鲜明特色,虽然课文能有所体现,但是学生的体会还是会因为篇幅而存在局限性,因此,篇本联读就显得很有必要,用整本书中的内容为课文补白,让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根据单元要素和这篇课文的特点,我们可以借助原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引导学生在“一篇”与“一本”的多维联读中,拓展阅读视界,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和课文学习目标。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特殊存在的文体,同样可以与课文彼此交融、相互借力。辅以原著中的经典片段,既可以作为梳理情节的练手,又可以从典型中更加直观、突出地感受故事情节的波折与离奇,从而激发孩子们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在聚焦疑点人物——印江·乔埃之后,引入电影片段,并趁着视听冲击的余温,顺势整理出电影片段中惊险刺激的部分,以场记标题的形式出示在黑板上。

师:在观看的过程中,你看到哪个部分,心情最为紧张?

生1:我看到遇见杀人凶手的时候好紧张,很担心汤姆会被发现。

生2:我看到汤姆不见踪影的时候,忍不住想他是不是被杀害了。

……

(教师适时板贴场记板标题)

师:咱们的课文正是接着刚才的片段往下讲的,你能像这样补充好小标题吗?

(学生尝试在情节场记板里填写小标题)
图片

师:(连接场记板标题,形成心情线)将课文与原著前面的情节联系起来一读,我们就发现故事情节非常紧张刺激,却又是有惊无险。这样波折、离奇的情节正是《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经久不衰、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

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步掌握概括提炼的技巧,迁移运用到对课文的梳理概括。这样,一波三折的情节图也就在层层推进中生成了。

课后,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了上来,不断地询问影片中的细节,看着他们好奇心十足的模样,我不禁问道:“改编的电影这么精彩有趣,我们还需要去读这本书吗?”孩子们愣了一会儿,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都认为,电影有电影的精彩,文字也有文字的魅力。一个孩子还不忘补上一嘴:“文字也可以读出画面感,有些内容电影还拍不出来呢!”确实,电影虽然更加直观形象,但文字有着电影无法诠释的独特魅力和想象空间。相信这群被勾起好奇心的孩子,一定可以带着刚才观看影片时的那些问题,去读原著,感受电影所拍不出来的马克吐温的语言魅力。也许,这节课的目的也在持续到课间的交流中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