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国家在一些文件中不断发布关于作业方面的要求。201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第10条指出:“统筹调控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作业在日常教学和学生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教师而言,作业不仅能诊断发现教学中的优点与问题,还能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学习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等。对学生而言,作业既能及时巩固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作业质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减负不减质的关键,对作业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由于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设计质量不高,导致学生产生各种消极对待作业问题,进而影响日常数学学习效果甚至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因此,提高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设计质量和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高效学习有着重大的意义。

通过调查我校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情况发现了以下问题:

1.作业设计结构不合理。

低阶思维作业设计比重太大,学生日常作业更多是机械重复的计算、解题。类似,口算题卡、应用题卡等作业使学生疲于应付,提不起兴趣。或者作业设计难度很大,部分学生作业抄袭现象严重,故而学习中有畏难情绪,自信心下降等。

2.作业设计类型单一。

作业设计以书面作业为主,而综合实践类、整理类、反思类等其他类型作业设计很少。很多时候,学生的数学作业与生活是割裂的,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差,创新思维能力发展不充分。

3.综合实践类作业设计不切合学生实际情况。

教师在设计实践类作业时,很多时候只给出学生一个比较宽泛的实践类作业主题,且主题单一、陈旧。例如:记录寒假中的数学;整理单元知识内容(却没有具体的整理方法引导)。就直接放手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合作(或独立)完成。学生在完成实践作业时,往往感到无从做起、无事可做。小组内的合作,也存在分工不明、任务不清,使作业任务多由个别学生承担。实践作业结果的呈现华而不实,思维含量较低。因此实践类作业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方面收效甚微。

经过不断的反思以及组内研讨,查阅文献资料(对照课标教参、文献期刊),请教学科专家,我们对我校高段数学作业设计出现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原因如下:

1.作业设计缺乏整体思考。作业的布置很多时候是根据课时教学临时设计的,比较随机。而没有站在一定高度上去整体思考、设计单元作业或者学期作业。同一知识模块下,作业之间的设计缺乏联系、递进等。

2.教师设计类型丰富作业的意识与能力有待提高。受到传统作业观念的影响,教师习惯于且更擅长布置书面作业,日常作业设计多是从课本练习题、课外辅导资料题目选择重组的方法获得,因此作业多以书面为主。大部分教师对丰富作业类型的意识不强,对通过自主设计或者改编类型更加丰富作业的能力也需不断提高。

图片

3.综合实践类作业设计主题不新颖、要求不具体。作业主题设计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缺少与该主题相关的生活经验,或不掌握相关技能等。另外,教师设计综合实践类作业时,没有结合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等,设计具体、明确、可行性强的作业要求与作业引导,并做出作业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