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培养目标是(有理想)、( 有本领)、(有担当)。

2.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奠定共同基础;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拓展补充,兼顾差异。

3. (国家课程)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开发、设置。所有学生必须按规定修习。

4.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起始年级为(三)年级;(科学)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初中阶段可选择分科开设物理、化学、生物学)。

5. (地方课程)课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设置,原则上在部分年级开设。

6.义务教育课程九年一贯设置,按(“六三”)学制或“五四”学制安排。

7.一至二年级每周(26)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0)课时,七至九年级毎周(34)课时,九年新授总课时数为9522。小学每课时按(40)分钟计算,初中每课时按(45)分钟计算。

8.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各科目安排及占九年总课时比例,国家课程占比中课时比重最高的是(语文)(20%~22%),其次是(数学)(13%~15%),再次是(体育与健康)(10%~11%)。

9.学习经验结构化有两条路径、三种策略。两条路径是指(横向结构化)与(纵向结构化)。三种策略包括(横向结构化),组织者是真实活动:纵向结构化﹣自下而上,组织者是已有的知识与技能:纵向结构化﹣自上而下,组织者是已学过的学科基本概念与原理。

10.新评价有三条变革路径:(纸笔考试)仍是选拔性考试的主要方式,(表现评价)是素养导向评价改革的着力点,(过程数据)是评价与技术融合新方向。

11.义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理想)、(由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课程修订就是为落实立德树人描绘育人蓝图。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18岁前看一辈子的素养。教育目的就是想得到的美丽、(课程标准)是看得到的风景、(教学目标)就是走得到的景点。

13.课程核心素养是该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指该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贡献,是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之后而逐步养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情境性)、(反思性)。

14.(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综合表现。

15. (学科核心素养),即用学科方法学习学科知识。

二、简答题

1、简述义务教育课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1)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

(2)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3)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

(4)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

(5)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

2.简述学习经验结构化路径和策略。

(1)路径:两条路径是指横向结构化与纵向结构化。

(2)策略:

①横向结构化,组织者是真实活动,如跨学科主题学习、科学课程中的“水火箭”的制作等;

②纵向结构化﹣自下而上,组织者是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如小学数学,从先整数后学小数、分数;

③纵向结构化﹣自上而下,组织者是已学过的学科基本概念与原理,如先学“能的形式”再学什么(再学什么?)。

3,如何理解大单元中的“大”?

答:(1)首先是目标阶位高,如,解决真实情境问题,以产品/作品为导向;

(2)教学单位大,需要教师将多个课时合在一起来思考、操作;

(3)课程建设显,将目标、情境、知识点、课时、学习活动、教师指导、作业、展示、评估整合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微课程;

(4)单元组织者,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组织者作为“骨架”统摄所有学习活动。

三、论述题

论述2022版课程标准的四大突破有哪些?

答:(1)课程核心素养

课程核心素养是该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指该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贡献,是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之后而逐步养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情境性、反思性。

(2)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综合表现;学业质量标准则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是所有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与考试命题的依据。

(3)课程内容结构化

对课程内容的传统理解两种:学科知识和活动经验,都在在倡导结构化,结果都不理想。现在需要寻求第三条路—作为课程内容的学习经验及其结构化,

(4)学科实践

此次提出的学科实践,就是学习“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与行动,即在教学情境中,运用某学科的概念、思想与工具,整合心理过程与操控技能,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的一套典型做法,如语文实践、数学实践、创意实践等。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