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很多时候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一个美好的共振频率,就会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学习效果。校本研究和学科主题教研就是一对教学相长的翅膀,相辅相成,比翼齐飞。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在向科研的心灵叩问——千里之外,不忘初心。

美术学科本学期校本研究的课题是《通过联想与想象发展艺术表现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学期初,我们重点学习《2022版艺术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总目标中的核心素养内涵与总目标、学段目标之间的纲领关系。本学期重点对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所研究的艺术表现核心素的发展策略。在《艺术课程标准》中明确艺术表现核心素养包括艺术活动中联想和想象的发挥,表现手段与方法的选择,媒介技术和艺术语言的运用,以及情感的沟通和思想的交流。结合了以往核心素养发展的思考,我们发现当下对学生艺术表现核心素养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的缺失。这主要是在我们对学生做的学业能力评估过程中,发现学生表现的人物造型呆板,生活内容单调,缺乏富有童心的想象等问题,这严重的影响了学生艺术表现的创造性。

结合学期初的艺术课程标准的学习思考和教学实践,美术学科教师在本次美术学科主题教研活动教学中,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设计,发展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而发展学生艺术表现核心素养,给日常美术教学起到了实验性和示范性。让教研与科研究找到最美的研究支点,更具有实效性和目标性。收获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思考。

一、校本研究要凸显实验性。

刘志超老师的《猜猜我是谁》一课,创造性的使用了新材料——粉笔和黑卡纸。这种材料组合是我们以前都没有使用过的,它的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里快速地表现人物头发线条的编织效果,提升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是什么新材料,我们身边随手可得,但是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谁都没有想到把它们组合到一起。传统教学内容用心思考,也会有新的创意,让听者耳目一新。教师就是要有这种敢于思考和实验的精神,苟日新,日日新,才能够不停的赋予课堂新的教学生命,让教学研究富有活力。

二、校本研究要探索教师的风格性。

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当他形成教学风格的时候,才是一个教师成熟的象征。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把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因素进行个性化的生成,打上了教师鲜明的个人化风格烙印。在本次教研中,赵云俏老师的《下雨了》一课,能够巧妙的制作一些小教具,应用于不同的教学活动中去,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例如,他制作的云朵下面的点状和线状的下雨教具,只要轻轻的一抖,学生就能体会什么是大雨,什么是小雨,非常的直观形象。制作的雨伞和人物关系的教学贴图,虽然只有两个巴掌大小,看起来很简单,但却能够巧妙的说明人和雨伞之间的重叠关系。辅助了教师的示范,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赵老师近年的研究课都呈现出巧妙制作运用教具的风格,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戏称赵老师为美术组的“教具一姐”,这也是一种成熟的教学风格呀。

三、校本研究要呈现学科的专业性。

在律琳丽教师执教的《添画人像》一课中。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没有从头到尾对人像进行示范,而是把画面分成不同的画面图层,每个图层只示范了其中的关键性的一部分。在示范的过程中呈现出了教师的扎实的专业能力,寥寥几笔就抓住了人物不同五官的造型特征。教具的设计制作用心巧妙,更需要教师扎实的专业造型技能作为教学示范的支撑。所以,美术教师全身心的修炼个人的美术专业技能,是美术课堂教学最坚实的本事。它为课堂教学的多种活动设计的执行实施提供了可能,这也是美术课堂教学学科性的重要体现之一。

科研莫要流于形式,教研莫要浅尝辄止。在教学的路上,反思与实践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元认知过程,即所谓的教学相长,这是一段教师幸福成长的快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