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修订版)六三制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2“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创设节日期间街心花坛的情境,引导学生梳理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计算的需要。这种内在需要能激发学生的计算热情、探究算法的积极性,以及探索性的思维活动。

上课伊始,教师呈现教材提供的节日期间街心花坛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发现信息、提出问题:“保护环境”花坛一共有多少盆花?“美化家园”花坛一共有多少盆花?
2

列出算式,明晰意义。

问题提出后,引导学生联系运算的意义,独立列出算式。当学生正确列出算式后,教师引导学生解释列式的依据。这也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进而把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融合为一个过程。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14×12和43×21,并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一方面,基于具体现实问题理解乘法的意义;另一方面,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产生进一步探究算法的强烈需求。

3

自主探索,尝试计算。

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是计算教学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要大胆放手,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索,让算法的多样化一一展现。然后为学生的多种算法提供交流的机会。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点子图,让学生通过点子图探究算法,感悟算理,不仅明白“怎样算”,还要思考“为什么这样算”。独立解决后,可以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计算经验,借助点子图自主探索解决“14×12”,然后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43×21”。

4

合作交流,感知算法。

在经历探究算法的过程后,学生在交流中比较、质疑、反思和感悟,教师给予适时的点拨和引导,学生在交流中理解其中的算理,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教学中不必强调算法全面化,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全班交流、追问、质疑、反思,沟通点子图、竖式、横式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在学生自主探索解决“14×12”的算法后,通过点子图展示不同口算方法:把12行平均分成两份,14×6=84求出一份是84,再用84×2求出一共是168;把12行分成2行和10行,先算14×2=28,14×10=140,再算28+140=168。并引导学生弄清每种算法背后的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