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为什么要强调教学评一体化?本文整理自王蔷教授的主题讲座,她从六大方面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做了解读和说明:
1)课程:从理念到实施的转化
2)转化中的主要问题

3)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的相关要素分析
4)课堂:一个育人的系统工程

5)如何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实施

6)课堂评价——评什么?如何评?(案例分析)

01

背景: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1)课程:从理念到实施的转化

课程从理念到实施,会经过一系列的转化。首先课程是从国家制定的政策开始,政策制定好形成政策文件,就进入到把政策转化为课程文件的阶段,即课程标准的研制,经过研制的过程,之后就是课程标准颁布的阶段。

 

 

当课程标准颁布后,就进入到为课程实施做准备的阶段,这个过程中会包括教材的编写或教材的修订,期间也会进行教师培训。等课程准备的差不多,教材修订也修订完了,通过审定了,就会进入课程实施,会涉及到对教师的培训,主要是指导老师如何做新的教学设计,改变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使得国家的政策通过标准再通过教材、老师最后转化为学生体验到的课程。

转化的过程其实相当复杂,每一轮转化都会面临问题。以至于学生最后实际体验到的课程,与国家政策、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理想课程差距很大。

从第八次课程改革至今,已经有20多年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有些还不知道课程改革是什么,还是按照传统的学习方式。对有些学生而言,可能体验到了新课程,但学习效果与理想的课程、课程标准研制,教材希望学到的东西是有差距的。

如果说学生作为终端用户,教师则直接和终端用户对接,在这个过程中,课程会有一个转化,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从政策到落实,从文件到行动。

作为终端用户,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效果是检验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也就是说,当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后,要落在课堂中,最终检验的是学生经过几年的课程学习,是否达到建构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的目标。与终端用户无缝对接的教师和教师对课标理念、教学材料、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的把握和实践是决定学生体验什么样课程最重要的环节和要素。

也就是说,不论课标写得多好,教材编得再好,都无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效,只有通过教师这个转化剂或中介,课程理念和教学内容才能成为学生成长的营养和能量。因此,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是确保课程成功实施的关键。

(2)转化中的主要问题

第一,教师虽然认同课程理念,但是对如何落实理念有很多困惑

第二,教师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

第三,教师对学情的认识模糊,分析泛化

第四,教师对如何设计有效教学目标还掌握得不好

第五,教师习惯于把自己的教学逻辑强加于学生

第六,教师很少关注学生是否学会,也不清楚他们是如何学会的。

还有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教了就等于学了吗?

教如何没有引起学的发生,其价值何在?(评价理念与意识)

教师如何通过“教”确保“学”发生?(评价目标与内容)

评价后,如何使用评价结果?(评价结果的使用)

可以看到,在实际教学中评价是无处不在的。所谓教学评一体化,不纯粹是对学生的“评”,也包括对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评”。因此,教师需要建构评价意识、评价手段、评价能力,这样才能把评价落实在教学中。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评”并不只是指期末考试、毕业考试,而是关于教学的评价。考试只是对于学生最终学习结果的评价,但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是不足的。如果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给予及时的解决,最后等测评或考试的时候,才发现学生“没有学会”,就来不及补救了。因此,“评”应该发生在日常教学中。

 

 

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中的相关要素分析

(1)教学评一体化六要素

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可以从六个要素开始。

① 明确理念:学科育人——“为什么教”(立德树人)

② 把握内容:文本解读——“教/学什么”(What,How,Why)

③分析学情:学习起点——“谁在学”(总体表现为:学生对所学内容,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以及潜在不足。)

④制定目标:期待表现——“学到什么程度” (围绕主题,基于语篇,明确学生在语言、文化、思维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水平)

⑤选择方法:活动实践观——“如何教/学”(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促进目标达成)

⑥评价结果:实际表现——“如何评/学会了”(教学中评价学生表现,根据目标达成,发现问题、给出反馈,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