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任务情境驱动下的一场写作盛宴:以《刷子李》为例
我在小学教语文 2024-04-22 00:12 北京
以下文章来源于师道人文 ,作者朱金茹


真实而富有意义的任务情境,让写作从“要我写”走向了“我要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我们班出书了!我们班出书了!”孩子们兴奋与喜悦溢于言表,大家围着新书,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为快,因为这本“书”可全是他们的智慧与心血啊!

这本“书”就是孩子们自己创作的《我们身边的俗世奇人》。这一切还要从课文《刷子李》说起,因为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组织全班同读了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这套书。这些年来,我一直坚持带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积累与读写结合的学习活动。我深知鲜活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必须扎根于经典阅读之中。因此,我班同学在我的引导下读了不少名家经典。

图片

进入五年级,写人是习作重点。结合这一教学目标,我向孩子们推荐了《俗世奇人》。在这套书中,冯骥才采取小小说的方式,一篇写一个人,最多两个人。人物明确,特点鲜明,事例典型,且语言精炼、诙谐幽默,寥寥数笔,却生动传神。而这些正是孩子们需要学习掌握的写作要义。

当我把这套书推荐给孩子们时,他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不仅被书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深深吸引,也为冯骥才的语言魅力所折服。孩子们亲昵地称冯骥才先生为“冯老爷子”。在阅读的日子里,我常挤出时间,模仿着津调,学着说书人的样子读给孩子们听。他们听得津津有味,常常听了一篇还想听一篇,特别喜欢的还要我再读一遍。慢慢地,他们不再满足于听我读,自己也模仿着津调读了起来,读得那叫一个欢喜。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读完了整整四册的《俗世奇人》。于是,我引导学生:“冯骥才先生能从俗世中发现这么多奇人,那我们身边有没有值得写的人呢?”

“肯定有!”孩子们毫不犹豫地回答。

“那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奇人’呢?”我引导孩子思考什么样的人可以入选奇人。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有鲜明特点的”“有一技之长的”“有过人之处的”……

我接着鼓励他们:“你们读了这么多,一定也可以学着冯骥才先生的样子来写一写,如果我们每个人写一篇,咱班48人,就有48篇,是不是也可以出一本书呢?”

“对啊,书名可以叫《我们身边的俗世奇人》!”一个同学激动地喊道。

“这个书名不错啊,很响亮!”我继续鼓励道,“那我们就行动起来吧,班级组建《我们身边的俗世奇人》编辑部!每一位同学都是作者,不限一篇,优质稿件可以多篇入选。编辑部的组建欢迎同学们积极报名!”

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表现出的写作热情是前所未有的。好几个小伙伴还约着周末一起“走街串巷”去寻找“奇人”。编辑部的报名也是如火如荼,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特长,有报名美工的、有报名审核稿件的,还有报名负责印刷的,他爸爸正好从事广告印刷工作……

看着孩子们迸发出的习作积极性,我不禁想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的一段话:“教师应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相关经验,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组建《我们身边的俗世奇人》编辑部,不就是真实而富有意义的任务情境吗?它让写作从“要我写”走向了“我要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有了写作热情,还要有写作能力。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回顾书本,思考作家冯骥才是怎样写好一个个奇人的。孩子们一致认为,生动的描写首先源于观察,所以不可以闭门造车,要走出去,认真地去观察所要描写的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情、语言,以及他周围的环境、他从事的工作。我引导孩子:除了观察,我们还可以采访——就你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采访,会对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那我们可以采访些什么问题呢?”我继续启发。孩子们分组谈论,互相激发,思考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您干这一行多少年了?觉得辛苦吗”“您是怎样练就出这样的好手艺的”“您觉得是什么让您坚持干了这么久”等。经过这样的讨论,孩子们对如何写好人物有了明确的方向。

接下来的这个周末,孩子们忙活起来了,他们走向社区、街道、市场……学着书中描写的那样仔细地观察,用心地感受:“馄饨张”“烧饼汲”“蛋饼王”“快递葛”……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就在孩子们的笔下诞生了。接着孩子们又支起画板给人物画插图,他们学着《俗世奇人》里的插画,也只用线条勾勒,虽笔触稚拙,却也惟妙惟肖。一篇篇文章就这样应运而生,有的孩子甚至写了两三篇。我一直清晰地记得孩子们写作时奋笔疾书、神采飞扬的样子。不是几个孩子,而是整个班的孩子,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写作中,写同学,写家人,写朋友,写老师……写完了,我们就在全班读,就和听《俗世奇人》一样兴趣盎然。我常常流连于孩子们的这些习作之中,惊叹于他们的视角之独特、选材之新颖、笔下人物之鲜活、语言之灵动,甚至也恰到好处地幽默与诙谐。

每当桌上摆起香气扑鼻的红烧鱼,我就知道我们家的“钓鱼王”爸爸又去钓鱼了,因为只有爸爸钓的鱼才会又新鲜又肥美。我爸爸长得胖胖的,圆圆的脸蛋,细长的眼睛,看上去特别沉稳。每次一回奶奶家,他就迫不及待地拿起鱼竿坐在河岸边,穿好鱼饵,拎起鱼竿,将鱼线甩入河中。这时他一手握着渔竿,另一只手慢慢地调整鱼线,找到合适的位置后,他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标,一动不动的样子仿佛时间都停止了。我走到他身边,轻声细语地说:“爸爸,奶奶给你倒了杯水,你喝吗?”他头也不回,低声说“不用”,就怕一点点动静就会吓走即将上钩的鱼儿。(刘腾骏《钓鱼王》)

等人群散了,我才看到了烧饼汲的模样:小寸头,黑红的脸上一双小眼睛眯得像月牙,身着一件黑色的轻羽绒,围一条红色的围裙,一个大概二三十岁的小伙,总是乐呵呵地笑着,看起来热情又爽快。他正在案板上娴熟地和着面,不一会儿就和成了一个软糯糯的面团。他麻利地取出一小份面团,“啪!啪!啪!”随意地用手掌按几下,撒糖时也是随便地从糖盒里倒一点出来,再抓一把芝麻撒上去,一个烧饼就做好了。接下来,烧饼汲用五指托住一个烧饼,伸进一个不知有多烫的炉子,这时我才定睛瞧向他那棕红色的手,粗壮的手指上好像有茧子,很粗糙,我忽然想到他的手经历了什么……(成米可《烧饼汲》)

图片

糖画老人正熬糖呢!你看那娴熟的动作:一手捧着碗,一手则使劲地搅着糖,又时不时调整火力。那糖在糖画王手里从棕色到酒酱色再到颜色有点发白,渐渐如同琥珀一样晶莹。糖画王又把火转大,拼命地向一个方向搅拌着,搅到黏稠状,糖画老人看见这糖浆,得意地扬起眉头,满意地点着头说道:“嗯,这浆熬得好,不错。”说完,他拿起放在一边的小铜勺,舀上满满一勺,然后在板子上如涂色一样轻轻撒上去。你瞧他那速度,如同光一般,不一会就画好了;你看他那熟练度,好似闭着眼都能画;再瞧那成品,寥寥数笔就勾勒出生肖的样子,惟妙惟肖。我心里真是佩服极了!一个糖画做好了,糖画老人就叉上竹签,笑咪咪地递给顾客。(朱思媛《糖画老人》)

图片

“编辑部”的工作也忙碌起来了。审稿,修改,校对……孩子们完成得一丝不苟,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这个过程对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接着其他孩子又联系“编辑部”,参观了解出书流程,包括设计封面、写序、标目录、排版、选纸张、计算经费等等。在这样的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孩子们获得了新的有趣的角色,如作家、编辑、美工等。孩子们的生活场域也得以扩展,不再局限于学校与家庭,而是走向了更广阔的社会,接触到更多的人;孩子们的文化知识也从书本上的语文知识,延伸至采访、交际、绘画、设计、排版等创造性的表达与运用领域。

就这样,在真实的任务情境驱动下,孩子们享受了一场写作盛宴,也收获了完全属于他们自己人生的第一本书。真实的任务情境,激发着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积极地思考探究,学习由被动走向主动,学生的写作也从枯燥的千篇一律走向自由的、鲜活的表达。

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像新课标倡导的那样“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那么,每一次习作都将成为学生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