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材

《母鸡》这篇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抒发了对纯洁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

图片
说学情

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抽象思维能力仍有待发展。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对于文章语言的分析和感受力仍有欠缺。

图片
说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讨 厌”等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母鸡的特点,体会作者用词的严谨和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4.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说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2.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本文内容浅显,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内容。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前后对比,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弄清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然后再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和母爱的伟大;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句来体会,使学生认识到,母鸡就是一个无私无畏、日夜操劳的伟大母亲。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母鸡》与《猫》这两篇课文都是老舍所写,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说学法

1. 圈点勾划法

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动笔划记号,如给重点词句圈圈、点点、勾勾、划划,将自己有所感悟的词句和没有理解的词句,分别作上标记,以便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和释疑。长期坚持,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达到由“学会”向“会学”过渡。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交流从文中所感悟到的内容,相互取长补短。

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根据本班学生都是农村孩子的特点,让学生谈谈生活中对母鸡的印象,有机地把学生带进喜闻乐见的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交流预习,相互评价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通过学生对预习的相互交流和评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图片

3.紧扣问题,自主学文

(1)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自读、比读、齐读、默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感受文中的真情。有关母鸡慈爱、勇敢、辛苦的句子,要求学生用内心的情感细细品读,让学生从文中的字里行间,感悟母爱的伟大,然后再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从而也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图片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猫 》和 《母鸡》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4.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新课标指出: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因此在对课文做出总结和评价后,我通过布置作业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说说妈妈关心自己的一件事,把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书中的空白处,回家说给妈妈听。这个作业,能又一次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

把握教材 落实素养

图片

好的板书不仅是一份微型教案,而且要具有美感。这节课的板书形象直观,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题、突出中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