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把握细节,理解母亲的心理活动,体会艰辛而伟大的母爱。

2.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愧疚、悔恨与怀念。3.根据文章内容,读出重音、停连和感情,唤起情感体验。4.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感受母爱、感悟生命。【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蕴含在细节中的母爱。

2.合理、恰当地运用朗读技巧,准确地表现文中表现的感情。

3.理解“好好儿活”的深刻内涵和丰富意味。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2023年,抖音最受欢迎的作家是一位轮椅上的名人——史铁生,与他相关的视频有18.6万个,他的书籍有3.8万个摘抄、42万次评论和119万次分享。有人把史铁生看作“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导师”,说:当我们活不明白的时候,就来读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8岁到陕北农村插队,21岁因患脊髓灰质炎导致双腿瘫痪,30岁患肾病后来转为尿毒症,2010年12月31日因突发脑溢血去世。在他59年的生命中,有四十年是在病榻上度过的,他在随笔集《病隙碎笔》中写道,他这一生,是“此病未去彼病又来,成群结队好像都相中我这身体是一处乐园”,所以他调侃地说,他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

幸运的是,史铁生有一个爱他的母亲,从母亲那里,他得到了世间最无私的爱,因此,他又说自己是一个“幸运者”。

1981年,史铁生创作了第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秋天的怀念》,那一年,史铁生30岁,他的母亲已去世整整四年。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这篇感动了几代人的散文名篇——《秋天的怀念》。

二、整体把握

1.自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勾画、解决生字词。

2.听写下列词语:(可屏显相应语句)

瘫痪、暴怒、沉寂、侍弄、锤打、憔悴、央求、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

3.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事?

【明确】课文主要写“我”在双腿瘫痪后,脾气暴怒无常,母亲为了宽慰“我”,两次提出要带我去北海看花,第一次“我”没有答应,第二次“我”答应了,但还没来得及成行,母亲就去世了。

4.母亲第一次提出要带“我”去北海看花是什么季节?第二次是什么季节?题目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

【明确】母亲第一次提出要带“我”去北海看花是在春季(“天上北归的雁阵”),第二次是秋季(“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北海的菊花开了”)。课文写到的往事有发生在春天的,也有发生在秋天的,但因为母亲是在秋天离开人世的,文章的主题是怀念母亲,所以取题为《秋天的怀念》。(教学用书认为,“题目的表层意义是,文章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深层意义是,‘秋天常常隐喻着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淀’”,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文章中所写的往事并不全发生在秋天;二是这种解释似有过度解读之嫌,不是很有说服力,学生也不容易理解。)

5.朗读课文(朗读前提示学生:这篇课文要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研读第1、2段

1.想一想,在你一天的生活中,你会做哪些事?如果你的双腿不能行走,做这些事会有什么不同?你的心情会怎样?

2.作者这样写他躺在医院病床上的心理活动:“我已经不敢去羡慕那些在花丛树行间漫步的健康人和在小路上打羽毛球的年轻人。我记得我久久地看过一个身着病服的老人,在草地上踱着方步晒太阳;只要这样,我想,只要这样!只要能这样就行了,就够了!我回忆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是什么感觉?想走到哪儿就走到哪儿是什么感觉?踢一颗路边的石子,踢着它走是什么感觉?没这样回忆过的人不会相信,那竟是回忆不出来的!”(《我二十一岁那年》)

你能理解他的感受吗?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双腿瘫痪后的心情?“暴怒无常”是什么意思?他的“暴怒无常”有哪些表现?

【明确】作者形容双腿瘫痪后的心情,用的是“暴怒无常”。暴怒:极端愤怒;无常:变化不定。指脾气极端恶劣,变化不定,常常无缘无故地发怒。表现:“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3.当时母亲的身体状况是怎样的?【明确】“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补充介绍:史铁生的母亲陈隽本来是北京林学院的会计,史铁生残疾后,为了照顾他,她放弃了工作。陈隽先是得了乙肝,后来恶化为肝硬化并发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因为缺乏营养和休息,加上心情忧郁,导致肝硬化日益严重。

4.作者当时知道母亲的病情吗?母亲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为什么妹妹知道,而“我”却不知道?说明什么?

【明确】“我”当时对母亲的病情一无所知,课文中写道:“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是“后来妹妹告诉我”的。母亲觉得“我”已经够痛苦了,为了不进一步影响“我”的心情,刻意对“我”隐瞒自己的病情,不在“我”面前表现出来。母亲自己忍受着双倍的痛苦,却处处为儿子着想。

5.当“我”砸东西和捶打自己的双腿的时候,母亲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前者不是抓住他的手?

【明确】当“我”把玻璃砸碎、把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时,母亲并没有责怪他,也没有阻拦他,因为母亲知道他这时需要发泄,所以她“悄悄地躲出去”,但又没有走远,而是“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她对儿子不放心。而当“我”狠命地捶打自己的双腿时,母亲则“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她怕儿子伤害自己的身体。这种细微的不同可以看出母亲对儿子的包容、慈爱、细心,所以史铁生后来说,他的母亲是“一个明智的母亲,一个天才的母亲”,她的教育方法“来自她对一切生灵乃至天地万物由衷的爱”。

6.当儿子双腿瘫痪后,母亲其实也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一个是遭受生命的沉重打击,一个是面临死亡,这时两人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儿子在生命的打击下,表现出失去对生的渴望(“我可活什么劲儿!”);而母亲则表现得很坚强、坚韧,她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一方面是勉励儿子保持活下去的勇气;另一方面也告诉儿子,母亲与他在一起,支持着他;同时,也表达了母亲的一种希望,她希望自己能活得更长一些,来照顾儿子。

7.课文中说“母亲喜欢花”,又说“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这里是否矛盾?

【明确】不矛盾,母亲虽然喜欢花,但为了照顾“我”,没有时间、精力和心情再去侍弄那些花,所以花都死了。

8.母亲去世后,“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作者在第2段中表现出对母亲怎样的感情?朗读这段文字,读出感情。【明确】感动、愧疚、悔恨。(史铁生与母亲)第二课时

一、研读第3段

1.朗读第3段。

2.母亲进屋后,为什么要“挡在窗前”?这是有意还是无意?

【明确】母亲见“我”“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怕“我”触景伤情,心里会更难受,所以有意“挡在窗前”,提议到北海去看菊花。

3.“憔悴”暗示着什么?母亲提议去北海看菊花,为什么脸上是“央求般的神色”?

【明确】“憔悴”暗示母亲的病已经很严重。母亲提议去北海看菊花,用的是商量的语气,而“央求般的神色”又说明母亲很希望“我”能出去散散心。

4.作者的反应与前一次母亲提出去看花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明确】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的心情已不像上一次那样激动,而且他看到母亲憔悴的脸和“央求般的神色”,可能也有些于心不忍和感动,所以勉强同意去看花。

5.听到儿子同意去看菊花,母亲的反应是怎样的?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来?

【明确】母亲感到非常高兴:“喜出望外”、“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她也笑了”。

6.母亲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了些什么?从中你可以看出些什么?

【明确】母亲高兴之余,一下打开了话匣子,说到看菊花,又说到之后的安排,再回忆起“我”小时候的事,说明母亲对去北海看菊花这件事可能在心里已无数次盘算过。

7.作者瘫痪后,母亲为了照顾他,不惜放弃工作,全家只靠他父亲不高的工资收入维持生活;为了给他治病,他家里欠下了几千块钱的高额债务,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母亲还想带“我”去“仿膳”吃豌豆黄,这说明什么?

【明确】母亲为了让“我”的心情能好一点,哪怕自己过得非常艰苦,严重缺乏营养,也不想委屈“我”。

8.母亲为什么对“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这么敏感?

【明确】因为儿子双腿瘫痪,母亲怕这一类的字眼儿会刺激他。

8.分角色朗读这一段,注意读出人物的心理和语气语调。

二、研读第4—7段

1.1977年,史铁生的母亲胃大出血,在医院昏迷了七天,后来在做手术麻醉的时候,再也没有醒过来。她在昏迷前想的是什么?她说“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这句没说完的话是什么意思?

【点拨】母亲在病危时,想的仍然是自己的儿子和女儿:26岁的儿子双腿瘫痪,没有工作,自己以后不能再照顾他,不知道他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女儿史铁兰才13岁,还没成年,就将失去母爱。

2.课文写到第6段,已经比较完整了,为什么还要写一年后兄妹二人去北海看菊花?这一段起什么作用?

【明确】去北海看花是全文的线索,体现的是母亲对他的体贴和关怀。母亲在世时,几次提出要带他去北海看花,却一直没有实现。作者和妹妹一起去北海看菊花,算是满足母亲生前的一个愿望,以这种方式来怀念母亲。同时,作者以秋风中开得烂漫的菊花隐喻蓬勃的生命,表明他对母亲嘱咐他“要好好儿活”的领悟的顽强生活下去的决心。这一段既点题,又升华了主题,也给全文增添了一种浓浓的抒情色彩,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蓄地表达了丰富的意蕴。

三、总结母亲的形象、感悟深沉的母爱

1.你觉得有哪些词或短语能概括母亲的形象?为“这是一个            的母亲”填空。

【点拨】理解儿子、关怀儿子、疼爱儿子、呵护儿子、无私、坚忍、伟大……

2.听示范朗读,体会文中的感情。(推荐董浩朗读的版本,朗诵和表演都非常到位。)

3.学生朗读,读出感情。

四、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生活中母爱、父爱有哪些表现。想一想,对课文中母亲说的要“好好儿活”,你有怎样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