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8日,疫情散去,开学伊始,小学语文组怀揣着对新课标学习与践行的期待,齐聚会议室,共同观看直播主讲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公开课视频讲座》,受益匪浅。老师带领老师们回顾2011年版新课标,解读此次新课标的新变化、新要求,让老师们清晰地看到此次新课标的变化。通过张老师的讲解,老师们明白了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定为、功能,我们要围绕学习任务,设计主题、情境、活动,并且要让评价贯穿整个过程。这样的学习任务群,让语文学习从单篇的零散知识点,变成了“项目”,锻炼了学生多种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主动性,也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灵动。因此,老师们认为,之后应该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当中,对教材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化零为整,设计学习任务群,真正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地。

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让语文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设计学习任务群,定主题、定目标、定情境、定活动、定评价,基于学生学情,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完成一个个阶梯式任务,做到语文知识和能力“活化”,“活化”课堂,“活化”学习,使学生真正能够理解、运用并创造,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让素养落地生花。教学要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教师就必须彻底的转变教学观念,用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去面对课堂、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首先,我们应认识到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四,不是书本的奴隶,不是教师的〝应声虫〞,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因此,真正的教学应该从关注学生的实情,了解学生的需要开始。同时,还应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并且承认这种差异,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更有效的采用不同的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人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要了解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师不仅要敏税地发现这种变化,而且要有效地促进这种变化,永远要对学生满含期待。

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启智增慧,获取“天生丽质”的分数,而不是靠刷题,靠补课撑起的“浓妆”的分数。以“素养本位”的考试成绩,不再是死记硬背的分数,而是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中展现的素心素养的分数。改变位置,换位思考——做到儿童立场。我们的课堂必须从儿童立场出发,基于学生的生活,解决学生的真实问题。改变课程的内容——做到结构化教学。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以,我们需要将我们的课程内容结构化,这是课程内容改革最重要的特点。改变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格局。我们需要用时不待我的紧迫感,积极认真地,像海绵一样去吸取新课标改革的各种理论、讲座、方法,并实实在在地去变革我们的课堂。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对单元教学设计有的新的认识,这可以较宏观地把握教材内容。单元教学设计可以直观地反映单元内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明确各知识点的内在关系。应该说单元教学设计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基础。我个人觉得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单元内容的教学主线或主体思路。单元教学设计,它包含一个单元或是一个章节的内容,需要多个课时来完成,在教学形式上可采用多种形式。在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方面,我觉得应考虑的更宏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要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以如何教为重点,转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获得发展为重点,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现代教学理念。具体地讲,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就是要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的基础上,设计出真正关注学生、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学策略。同时,又要跳出“教教材”的圈子,引导学生体验和领悟教材的精华,并对学科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的策源地,通过激活教材,使教学达到一种新的境界。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令人震惊与振奋的地方有很多,其中最刺激语文教师的地方莫过于“学习任务群”了。“学习任务群”是什么?怎样设计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近日反复阅读新课程标准,并学习一些专家的解读,我发现“守正创新’是认识与设计“学习任务群”的必要态度。要树立三种意识:课程意识、文体意识、运用意识。我认为课程意识和文体意识都是语用的基础。语用在教学中处于⾄关重要的⼀个地位。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就需要我们去继续揣摩,是否是语用的直观体现。老师应将理解的重⼼聚焦到语言的表达形式上,不能仅是理解和知道。运用才是最好的理解。当然,语言文字的“运用”不能离开“理解”这个基础,“理解”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形成。所以,阅读过程是理解和运⽤相互融合的共⽣过程。